首页 > 钧瓷 > 千年神火,窑工们朴孕育它生命,周家42代传人:讲述钧瓷故事!
2021
07-23

千年神火,窑工们朴孕育它生命,周家42代传人:讲述钧瓷故事!

赏万彩钧瓷,承非遗文化

微信号:qinglan0756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2021年7月15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电力学院“寻非遗,‘豫’黄河”实践队的小组成员在禹州市孔家钧窑探寻中国古代五大名瓷之一的钧瓷,了解“钧瓷烧制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旨在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挖掘非遗密码,全面呈现非遗项目蕴含的文化内涵与精

宋朝推崇理学,钧瓷古朴自然的窑变效果与宋理暗合,文人皇帝徽宗设官窑于钧台,钧瓷进入御用品的行列。此后近千年的岁月里,虽然官窑被毁,但神垕的窑火却未曾熄灭。

“周”姓自古就有制陶历史。宋末元初时期,周家的先人便从事钧瓷制作,从禹州神垕交界处磨街乡挖掘的古钧瓷瓷片上面就有“至元七年周家造”的文字记载,距离现在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从祖父到中国著名钧瓷艺人、钧瓷大师周有老先生开始算起,传承到周松建这一代是第3代。如果按河南省禹州境内的周姓计算,到周松建这里已经是第42代了。

神垕的周家窑口,代代人守护着五大名瓷——钧窑。

因为父亲周有,从小就与钧瓷结下缘分

“开窑了”。一窑一乾坤,一窑一世界,这都是人们对钧瓷艺术的赞扬,窑变无双,世钧无对,钧瓷这天地尤物,窑变精灵以它妖艳惑众的魅力吸引着大江南北,四大洲七大洋的文人雅士从各地走来。

如今的周家钧窑,是在周家古窑的遗址上建立起来的。阳光透过古窑的顶口,为窑内的一点一滴披上一层朦胧的诗意,透过微弱的光芒,似乎能看到这小小的空间内,千年不灭的窑火映耀出变幻莫测的釉色。站在古窑旁,周松建似乎回到了自己年轻的岁月,1982年,19岁的他跟着父亲在窑旁留下的每一滴汗水。

建国之后,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关怀下,1955年,钧窑开始复烧,周松建的父亲周有老先生进入新建立的国营禹县神垕瓷厂(钧瓷一厂)工作。

当时为了推进钧瓷复烧工作的开展,周有亲自到陕西请回了老艺人卢广东,开始了钧瓷的恢复工作,周有便在老先生的指导下开始了钧瓷烧制技术的学习。

由于钧瓷官窑断烧时间已逾千年,当时的老艺术家只能依靠文物器形,凭借民间工艺品的烧制经验进行摸索。事实上,这个小小的钧瓷实验组,一步一步打开了新中国钧瓷艺术的大门。钧官窑断烧千年之后,周家为钧窑的重燃,添了一把火。

自幼在父亲创作背影下长大的周松建,也跟随父亲的步伐走上了钧瓷创作的道路。1982年,他进入钧瓷一厂学习钧瓷烧制。

“按父亲的地位影响,我当时应该有一个轻松的工作,但每次父亲却回绝我的要求,叫我坚持,教导我有苦才有乐,每次苦恼时我就想想父亲,想想父亲他们一代的工作热情,对工作的质朴而纯洁,无怨无悔,我就没有了任何杂念。”周松建回忆到。

次年,父亲退休赋闲在家,父子两人有了更多的时间来共同创作。经历过系统学习的周松建,也能更加领会父亲对于钧瓷的感情,那种对于钧瓷之美的痴迷。

谈及钧瓷,周松建口中最多的一个词就是“传承”。2000年,周松建在周家古窑的遗址旁边建立了周家钧窑。周家,这个传承了近千年的钧窑世家,真正开始了独立烧制的历史。

从父亲手中,接过周家钧瓷

那时,做钧瓷非常艰辛,都是以传统的小作坊形式,事必躬亲,不仅累而且苦。更苦的是钧瓷的成品率很低,一窑烧不成几件。挣的没有花的多,开始做钧瓷大都是举债经营。但对周有来说,体会更多的是乐。虽然已是市场经济大海之中的航行,周有做钧瓷却并没有当做商品来做。他告诉周松建,这是国宝,不能失传。

周松建从父亲那学习的,不仅是钧瓷本身的工艺,更是对钧瓷的一种使命感和责任心。

周家钧瓷的生产对工艺技术要求是极其严格的。某些关键环节比如釉料配方和原料比例,是周家代代口耳相传,成为周家的不宣之秘。

雨过天晴泛红霞 夕阳紫翠忽成岚——古钧瓷器的前世今生

雨过天晴泛红霞 夕阳紫翠忽成岚 ——古钧瓷器的前世今生 瓷器最早出现于东汉,至唐代时期制作工艺日趋成熟,逐渐形成了“南青北白”两大体系,并以“南越北邢”两大窑口为代表。但无论是越窑青瓷还是邢窑白瓷,它们的釉色都是单一的,非青即白,无一例外。古

要制作一流的钧瓷,要选用最佳的原料,经过碾磨粉碎、筛网过滤、陈腐澄泥,还要将钧泥反复拍打、搓揉,才能达到我们的质量标准。钧瓷作品从加工、造型、制模、成型,到素烧、上釉、釉烧等,哪道工序稍有不慎,都有可能前功尽弃。

在继承父亲钧瓷技艺的基础上,周松建边实践边改进。在原材料的配比、选用上,在成型、制作工序上,在釉料研制上,甚至在打磨、包装上,每一个环节、每一道工序,他都严格要求,力求把缺陷消灭在萌芽状态。周松建也依然坚持自己的精品标准,产品要完整,釉色和工艺要整体完美,不能有瑕疵,只要一点达不到要求,就必须销毁。

周松建的工作日志中有这样一句话:“每当瓷胎进窑开始点火时,望着窑口交融的火与光,内心也汇聚了希望与期盼,火中涅槃出的是朝霞,是行云,是流水……

开窑之后,捧着成品的他就像是捧着自己的孩子,内心涌出无限喜悦。

最终都是为了钧窑

和父亲周有一样,周松建看重钧瓷的文化内涵、艺术特质。作为一个钧瓷大师,他希望这不仅是一个称号,而且是一种责任。

只有不断为钧瓷发展探索一种思路,进行一种尝试,才能充实大师的内涵。他说,钧瓷是火的艺术,是自然天成的艺术品,禀天地之灵气,成就窑变之神奇,钧瓷窑变艺术讲究“天时、地利、人和”,是随机、随缘、随景、随时方可成就一件绝世佳作,而钧瓷的釉色变化万千,姹紫嫣红,有着“妖艳惑众”的魅力。历经千年愈来愈盛,每件钧瓷都具有唯一性。

父亲周有过世后的几年,周松建也开始进入钧瓷这片领域,他才开始渐渐理解父亲。那时父亲告诉他,在外边,很多人不知道钧瓷。

这么美、这么独特的钧瓷竟然不被人们所认知。这一点让父亲非常感慨。现在想起来,他明白了父亲为什么经常去参加展览。父亲文化水平不高,却深知钧瓷是国宝,对他们那一代人来说,恢复钧瓷生产和让钧瓷广为人知,就是自己的使命。

这几年,周家钧窑除了在市场方面不断开拓,更注重钧瓷的根本。周有生前,曾指着一件钧瓷花瓶上零星突现的绿斑告诉他:这就是鹦哥绿,要是通体能产生这样的颜色,那就更美了。

经过多年的努力,在鹦哥绿的基础上,周松建采用天然原矿物质,研制出了以鹦哥绿为主色调,窑变效果丰富,变化奇特,绿中透红,红色繁复的釉色,周松建为其命名“翡翠飘红”。周老先生的愿望在周松建的努力下终于实现了,这一美艳绝伦的釉色,已成为周家钧窑最为突出的特色。

这个特色在周家钧窑的代表作《怀柔天下》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2008年,周松建创制了钧瓷《怀柔天下》。据介绍,《怀柔天下》的设计理念出自中国传统青铜器祭天礼器——豆。取型于“中”,冠捧佛莲,腹饰戏珠龙纹,两侧以雕刻龙首作饰。

《怀柔天下》的釉色变化更是出彩,那鹦哥绿的主色调中,飞红簇簇,深浅不一,有如美人醉的胭脂红,有如灼灼其华的桃花红。让人仿佛处在充满生机的林海花丛,感受到生命的热烈奔放。2009年2月,这件钧瓷作品作为高端礼品,被中国侨商投资企业协会高层代表团赠送给菲律宾总统阿罗约。

在数年的努力和付出中,周家钧的作品多次作为国礼被赠予外宾,本人也收获了工艺美术的各类奖项。2016年5月周家钧窑周松建作品《石榴瓶》荣更是获得2016年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莆田)金奖。

“这些年来,虽然自己在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还得努力,得到的太多,而付出的太少。钧瓷是我这一生热爱的行业,也是造福子孙万代的工作,作为一名钧瓷人,深感任重道远,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将上下而求索。”周松建最后说到。

千年神火,窑工们的质朴孕育它生命。周家只是其中的一份子。周建松的眼里,不论是谁在传承钧瓷,关键的还是把钧瓷做好,让它走进市场,让人们知晓它。若是有一些作品能达到,便够了,不负家族使命。

本文源自头条号:东家APP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千年钧窑百年卢,世代匠心造钧瓷,黑唐新花,横空出世

入窑一色,出窑万彩。 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片。 雅堂无钧,不可夸富。 唐始宋盛名千古,卢钧卢艺世代传。 帝王将相,钧瓷史上最牛的粉丝 说起钧瓷,绕不开清朝皇帝乾隆,作为钧瓷史上最牛的粉丝之一,也是最有作为的帝王之一,乾隆在《赏钧红》中曾提到: 晕

作者:钧瓷老六
钧瓷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