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钧瓷 > 赏万彩钧瓷,承非遗文化
2021
07-23

赏万彩钧瓷,承非遗文化

千年神火,窑工们朴孕育它生命,周家42代传人:讲述钧瓷故事!

微信号:qinglan0756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宋朝推崇理学,钧瓷古朴自然的窑变效果与宋理暗合,文人皇帝徽宗设官窑于钧台,钧瓷进入御用品的行列。此后近千年的岁月里,虽然官窑被毁,但神垕的窑火却未曾熄灭。 “周”姓自古就有制陶历史。宋末元初时期,周家的先人便从事钧瓷制作,从禹州神垕交界处磨

2021年7月15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电力学院“寻非遗,‘豫’黄河”实践队的小组成员在禹州市孔家钧窑探寻中国古代五大名瓷之一的钧瓷,了解“钧瓷烧制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旨在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挖掘非遗密码,全面呈现非遗项目蕴含的文化内涵与精神价值。“入窑一色,出窑万彩”是钧瓷的一个鲜明特点。为了切身实地地感受到钧瓷文化的博大以及窑变的神奇之处,我们实践队员前往禹州神垕镇,拜访了当地孔家钧窑的董事长孔相卿老师,他同时也是《钧瓷烧制技艺》非遗的四位传承人之一。首先,我们实践队员前往孔家钧窑艺术馆去探索钧窑的艺术魅力和文化特点、感受钧瓷的独特之美、体验窑变文化的神奇之处。

实践队成员刚刚抵达孔家窑艺术馆,便被内部陈列的各种钧瓷瓷器所吸引。或红如丹砂,或皎洁如玉,或者碧蓝如空,据艺术馆负责人告诉我们,世界上不可能有两个外观完全一样的钧瓷,两个钧瓷所用原材料、炉烧方法、炉子、制作人都一样,其颜色的变化程度,颜色的发展走向这些都是无法控制的,这就是所谓的“窑变”。虽然经过科学的分析,我们也逐渐了解了窑变背后的科学知识,但是我们依旧无法控制出窑钧瓷的色彩走向,我们实践队员纷纷表示 “也许这就是钧瓷独特的魅力吧”。

图为孔家钧窑艺术馆内钧瓷色彩造型展示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程嘉 摄

当然,惊艳的不止是色彩,其器型也是巧夺天工,炉、钵、盘、瓶等令实践队成员惊叹连连,一位实践队员不禁感叹中国非物质文化底蕴深厚,赞叹钧瓷瓷器瞬息万变的美感而后我们又拜访了钧瓷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朱老师。在朱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对整个钧瓷的制作过程以及工艺特点有了一系列的了解。材料加工、造型设计、制模、成形、施釉、烧制、出窑,一步步焕发出钧瓷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勃勃生机。

图为社会实践队员拜访朱老师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程嘉 摄

为了使队员们对钧瓷的工艺和制作有更加深刻的认识,用切身的行动来传承和弘扬钧瓷制作技艺,在朱老师的指导下,我们的实践队员对钧瓷制作的拉胚和修胚环节也进行了实践,队员们上手拉胚后,纷纷表示找不到技巧,多次尝试后依旧无法拉出一个最简单的器型,再回想一下艺术馆内那巧夺天工的器型,实践队员也切实地感受到钧瓷匠人们学习制作钧瓷的不容易。

雨过天晴泛红霞 夕阳紫翠忽成岚——古钧瓷器的前世今生

雨过天晴泛红霞 夕阳紫翠忽成岚 ——古钧瓷器的前世今生 瓷器最早出现于东汉,至唐代时期制作工艺日趋成熟,逐渐形成了“南青北白”两大体系,并以“南越北邢”两大窑口为代表。但无论是越窑青瓷还是邢窑白瓷,它们的釉色都是单一的,非青即白,无一例外。古

图为社会实践队员体验钧瓷制作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程嘉 摄

参观完制作过程,我们恰巧遇见一个其中一个钧瓷窑将要开窑,我们的队员也有幸参与了一次开窑。当我们的队员打开窑门,一股热气扑面而来,同时也听到了一阵噼里啪啦的声音,同时我们也看到钧瓷的表面有许多很粗的纹路,带着这个不解,我们询问了朱老师,他告诉我们,这两个现象叫做 “开片”和“蚯蚓走泥纹”,这两个也是钧瓷神奇的窑变现象。

图为社会实践队员参与开窑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程嘉 摄

在整个实践即将结束的时候,朱老师关于钧瓷非遗文化的传承给我们青年人提出了一些建议。他告诉我们年轻人,非遗文化的传承必须要有青年人的助力。钧瓷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迎来了一个很好的发展阶段,为我们青年钧瓷人提供了很好的创作机会和平台,但我们青年一代也应该对当下的钧瓷发展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我们青年一代要辩证看待传承和创新。传承与创新都是发展的一个过程,继承传统不能一味模仿,应弃其糟粕、取其精华,把好的东西传承到创新技艺中,创新并不排斥传统。

通过这次的实践,让我们的实践队员清楚地明白了为什么中国又译为瓷器,让我们懂得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文化底蕴的影响。“入窑一色,出窑万彩,钧瓷无对,窑变无双”可能不仅仅是对钧瓷的赞美,更是对中国、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沉淀、深厚文化底蕴及所承载的精神品质的歌颂。火熊熊薪传百代,光灿灿彪炳千秋。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内涵,弘扬非遗保护的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我辈责无旁贷。

指导老师:齐爽


本文源自头条号:上进吉尔5o7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千年钧窑百年卢,世代匠心造钧瓷,黑唐新花,横空出世

入窑一色,出窑万彩。 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片。 雅堂无钧,不可夸富。 唐始宋盛名千古,卢钧卢艺世代传。 帝王将相,钧瓷史上最牛的粉丝 说起钧瓷,绕不开清朝皇帝乾隆,作为钧瓷史上最牛的粉丝之一,也是最有作为的帝王之一,乾隆在《赏钧红》中曾提到: 晕

作者:钧瓷老六
钧瓷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