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过天晴泛红霞 夕阳紫翠忽成岚——古钧瓷器的前世今生
微信号:qinglan337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雨过天晴泛红霞 夕阳紫翠忽成岚 ——古钧瓷器的前世今生 瓷器最早出现于东汉,至唐代时期制作工艺日趋成熟,逐渐形成了“南青北白”两大体系,并以“南越北邢”两大窑口为代表。但无论是越窑青瓷还是邢窑白瓷,它们的釉色都是单一的,非青即白,无一例外。古
入窑一色,出窑万彩。
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片。
雅堂无钧,不可夸富。
唐始宋盛名千古,卢钧卢艺世代传。
帝王将相,钧瓷史上最牛的粉丝
说起钧瓷,绕不开清朝皇帝乾隆,作为钧瓷史上最牛的粉丝之一,也是最有作为的帝王之一,乾隆在《赏钧红》中曾提到:
晕如雨后霁霞红,出火还加微炙工。
世上朱砂非所拟,西方宝石致难同。
由此足见乾隆皇帝对钧瓷的喜爱。
千年钧窑,国礼钧瓷
钧瓷,是中国宋代五大名瓷之一,为“国之瑰宝”。它以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窑变艺术独树一帜而雄冠世界瓷林之首,享有“黄金有价钧无价”等美誉。
一千多年来,钧瓷历经唐、宋、元、明、清,由于多次灾荒战乱,几度失传。
新中国成立后,在周恩来总理的直接关怀下,钧瓷的恢复烧制工作开始,钧瓷得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钧瓷生产工艺与水平都得到了划时代的提升,不断的作为国礼现身世界。2008年,钧瓷烧制技艺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开千年钧瓷史之先河,创“黑唐新花”继往开来
河南禹州神垕镇,作为钧瓷的地标性圣地瓷都,千年以来大师级、泰斗级的人物层出不穷,有的论造型取胜,有的论工艺取胜……
但有这么一位大师级的人物,不追求轰轰烈烈,在平凡的人生中,默默付出所有的努力,却最终做出了轰轰烈烈的工作,这个人就是一代钧窑守艺人“卢俊岭大师”,河南省陶瓷艺术大师、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数十年磨一剑,苦心钻研,终于研发出来一种颇为神秘的钧瓷釉色——黑唐新花。
撸起袖子加油干,创卢家世代钧窑
卢俊岭,1954年生于百年钧瓷世家。
天下钧瓷源出“卢氏”。
据史书记载:“唐僖宗丁酉年,禹州神垕镇有卢氏青红兄弟者,习瓷业、艺精湛、孝父母、笃先人、和亲友、恩四邻、感动上苍,甲酉月望日子时点火,翌日窑变,瓷万彩,人莫能测,众哗然,震动京师,瓷业大兴。”由此可鉴,钧瓷源于卢氏祖先,至宋徽宗年间,被宫廷定为御用珍瓷。命民间高艺工匠在禹州城内“古钧台”附近设官窑专制宫廷用品,故定名为“钧瓷”。
千年钧窑百年卢。
在钧瓷界,卢家,是一个让人仰望的地方。
先祖卢振太,开创卢家钧瓷百年基业;
曾祖父卢天恩曾为慈禧太后烧制“禹贡九鼎”等三十六件寿礼。1914年,美国为庆祝巴拿马运河开航,在旧金山举办万国商品赛会,卢天恩率领钧瓷名师赶制一批钧瓷参展,使失传已久的钧瓷又声震海外。
祖父卢广文、父亲卢正兴是著名的钧瓷艺人,特别卢正兴在建国以来钧瓷的恢复、研制发展过程中曾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曾就铜矿石的发现,是钧釉研究的一次重大突破,为之后的共和国官钧绽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虎父无犬子”,作为卢家第五代传人的卢俊岭,从小生生长在钧瓷“泥土和烈火交响曲”环绕的环境里。
1980年,高中毕业后经过4年的下乡锻炼,卢俊岭通过招工来到了当时的禹县国营瓷厂工作,虽然没有依靠父亲的光环,但却秉承了父亲“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精神,一步一个脚印,从基层普通工人做起,到历任车间主任、支部书记等职。
1987年,一代钧瓷大师卢正兴重病之际,语重心长地告诫卢俊岭:“以前咱倾家荡产为的是搞钧瓷,现在无论多么困难也不能放弃钧瓷,要把钧瓷看得比卢家的命还重要!”多年来,这句话一直在激励着卢俊岭。
风雨百年,百年卢家,一部大国工匠的家族史,也是一段中国史。国运关于家运,百年卢家开启了历史的“新篇章”。
90年代,改革春风的号角正涌动中国大地。
1995年,敏锐察觉到历史变迁的卢俊岭,为了秉承父亲的遗愿,带着他那颗“百年卢心”,卢俊岭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倾尽所有,拿出自己工作以来积攒的所有积蓄,创办了卢家世代钧窑,时刻提醒自己是卢家传人,不仅要把钧瓷艺术不断推向前进,更重要的是要把卢家视钧瓷如生命,把这么家族、民族匠人百折不挠的精神传承下去,再创神垕钧瓷的辉煌和卢家的百年荣耀。
千年窑变,独门绝技,“黑唐新花”,横空出世
当一个人决定坚持一件事情时,全世界都会为他让路。
中国、世界钧瓷史迎来一颗耀眼的东方“黑珍珠”。
传承不意味着重复,重复意味着陷入“死局”,每一代匠人、钧瓷艺人都希望突破前人的技艺,不给自己的人生留下遗憾。
成功固然需要有运气的成分,但更需要的是一颗追求“传承与创新”并行的恒心。
卢俊岭带着他那颗“百年卢心”,父亲卢正兴的临终嘱托和他生前那句“要使钧瓷得到更好的发展,咱们就得不断研究新釉,一定要让钧瓷在我们手中烧得更好”的信念,无怨无悔,一头扎进了肩负“卢家钧瓷”中兴的使命,一个人就是一支队伍,浩浩荡荡,一如既往投入到钧瓷的研发工作中。
一人一炉,
图文详解元钧九大特征,投资收藏元钧必备干货,不要错过收藏新宠
当代钧瓷大师杨国政钧瓷作品 说起钧瓷,那是家喻户晓,“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特点一直深受钧瓷爱好者的喜爱。 钧瓷的烧造虽始于北宋,但钧窑之形成一个窑系,主要在元代。在元代,可以说是钧瓷的复苏、发展时期。因为,此时的钧瓷经历了金代从“官用”转换
烈焰燃情,
火的热烈,
泥的气息,
人的匠心,
交融在一起……
万物皆有灵,念念不忘,必有回应。
或许是感动了钧瓷魂,又或许先祖使命召唤的护佑,创办卢家世代钧窑的第二年(1996年),卢俊岭的“大匠精诚”便得到了上天的眷顾,“黑唐新花”横空出世,继往开来,诞生了钧瓷品类的一个新物种,犹如平地一声雷,震撼了整个中国的钧瓷界。同年问世的还有“拉丝红”。
有业界人士曾打趣地说:“一年下两个双黄蛋,千年窑变百年卢,钧瓷史上独一份。”
正应了《中庸》的那句话: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
“黑唐新花”的问世,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上升,也必将引领钧瓷界乃至整个瓷器界黑唐风的潮流,在中华文化在传承与创新的交融下,走向世界更广阔的舞台,成为瓷器灿烂星空中一颗耀眼的东方“黑珍珠、黑美人”。
妖娆黑唐,盛世藏品,君子好逑
黑色,
最丰富、最复杂、最包容的颜色,
它容纳了最冷和最暖的色谱,
把一切色差推向极致。
黑色在时尚界一直是一个永世不朽的神话,香奈儿的高级黑素以稳重、高贵、典雅、深沉著称,成就了香奈儿的辉煌。
黑唐新花的窑变,在黑中泛蓝、蓝中隐白、蓝白相间进行了一场完美的时空对接,追溯唐宋的神韵,在感叹蚯蚓走泥、龟背等纹路的神奇之处,让人领略到一种生命迸发的律动。
黑唐新花的烧制,釉色对气候极为敏感,只有春天、秋天才能出好的作品,而且成功率仅为30%左右。
而一件黑唐新花精品佳作,需要集合“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才能形成“鬼斧神工”之作。
自“黑唐新花”问世以来,存量较少,物以稀为贵,极具收藏升值空间,形成了钧瓷界收藏家、顶级爱好者“一票难求”的现象。
近年来,随着“黑唐新花”解决烧制工艺的复杂性,产量有所提升,逐渐走向了公众的视野,掀起一股“黑美人”黑唐新花的收藏风。
百年风雨化卢钧,岁月不改钧瓷心
在商业化浪潮,资本运作的环境里,卢俊岭依然保持一颗钧瓷的作品心,而不是商品心,倾心打造一件件传世佳作。
钧瓷低调奢华的背后,我们却看到了一个农民形象、劳动工作者形象钧瓷大师。
雅不形于身,形于心!
相比很多交际广泛的钧瓷大师,个头不高,话语不多,卢俊岭显得过于沉寂,更擅长用作品说话。
每次采访、拜访者去卢家世代钧窑,见到卢俊岭时,他总是身上沾着泥巴,于朴实无华中彰显本色,一看就是搞钧瓷的。从青年的黑发到渐渐花白的头发,遍布双手老茧的,见证着卢俊岭为传承钧瓷“千年钧窑,百年卢心”艺术道路上所做的努力。
与农民装扮活跃在田间地头,守护天下粮仓的袁隆平教授一样,钧瓷大师卢俊岭几十年如一日,炉火、炉泥、炉装、炉汗、炉心,像照看孩子一般守护着自己的钧窑,守护自己的作品,为“钧”消得满头白发又何妨。
百年卢心,钧瓷大师卢俊岭的传世佳作
钧瓷不了情,第六代续写“百年卢心”
卢俊岭按照严格的教徒师道,同时打破传烧瓷器的禁忌,如今把儿子、女儿培养成卢家第六代传人,并鼓励他们大胆实践,勇于创新,做有自己特色的作品。
2010年,卢家世代钧窑成为许昌学院和禹州陶瓷职业技术学院的学习实践基地,卢俊岭亲自指导培训学员200余名,为钧瓷烧制技艺的传承培养了大批的技术人才。
本文源自头条号:汨罗江上一叶舟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钧瓷大师杨志作品欣赏
杨志出生于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镇的一个陶瓷世家,14岁进入禹县陶瓷一社,从学徒工做起。由于勤学好问,很快就得到认可。1964 年拜钧瓷老艺人卢广东为师学习钧瓷艺术。杨志最擅长的是造型和手拉坯,讲究“型为本、釉为魂、宁整勿碎、宁简勿繁”。杨志还擅长在继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junciba.com/?id=624
- 转载请注明: 钧瓷老六 于 钧瓷吧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