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窑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它能烧制出如此多彩的颜色?
微信号:qinglan337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说到对“色”的追逐,老祖宗比我们疯狂。 先人们在窑火里变青变白,变黄变黑,烧的是火,却怎么也变不出“火”的颜色。有意无意之间,河南禹州的钧窑工匠们,不知是将铜钱掉到了坯胎上,还是胎釉配错了比例和原料,竟然幻化出了一抹紫红。 从此,钧瓷洞开了一
年代:元代
出土地点:陕西省咸阳旬邑安仁瓷窑遗址
出土年代:1977年
收藏单位:咸阳博物院
文物介绍:天青釉小瓷碗口径11.1厘米、高4.9厘米、重0.56千克,内壁施满釉,外壁施釉不及底,周口,圆唇,深曲腹,圏足,内底微凹,内壁底部有支点痕。
瓷上无双 | 钧瓷:“浑然天成,艳丽绝伦”
钧瓷在宋代为何处于鼎盛时期,这与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因素密不可分。正是这多种因素,为钧瓷的繁荣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和保证。 钧瓷之所以可以在宋代名瓷中异军突起,形成自身独特的风格与典型的特征,以“窑变”著称于世,跟钧瓷以
文物故事:说到钧窑大家首先想到的是河南钧州(禹州)出产的,而我馆现藏的元代天青釉小瓷碗,是咸阳先民用智慧的双手烧制的。它口微微收拢,圆唇,弧壁,浅腹,短圈足,除足部外通体施天青釉,但内壁却泛有白色、蓝色等不均匀的颜色,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钧窑,以其独特的釉料及烧制方法产生的窑变而闻名于世。窑变,简单理解就是温度发生变化致其釉色发生变化的现象。《景德镇陶录》认为:“窑变之器有二:一为天工,二为人巧。”这种窑变也往往不是一种特定的色彩。所以我们看到小瓷碗中的颜色应是窑变产生的。
我们在小瓷碗的口沿处发现有一圈“紫色”的边,那是因为在给陶瓷制品施釉时,让釉料顺着口沿从碗壁的倾斜面自然向下流淌,口沿处釉层变薄就会把原来的胎体显露出来,褐色的胎体加上薄釉,就出现了烧制后的紫色,形成“紫口”。底足无釉处则呈现胎土烧制后的褐色,形成“铁足”,这一点可以说是宋元时期钧瓷的独有特征,称为“紫口铁足”。
小瓷碗的出土地——安仁瓷窑遗址,位于咸阳城北110公里处的旬邑县境内。金元时主要烧制碗、壶等民间日常用品,是耀州窑系的一处重要窑场。它对研究我国古代北方的窑口提供了新的依据。
(TBH)
本文源自头条号:二三里资讯咸阳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大英博物馆藏中国钧窑欣赏!
关键词:大英博物馆;钧窑;瓷器 在大英博物馆Room33,陈列着世界上收集最全、最精美、展览最丰富的中国瓷器,总共有1700多件展品,时间垮度从公元3世纪到20世纪,一些展品是世界上现存的唯一一件,它包括中国五大名窑中的全部:汝窑、官窑、钧窑、定窑和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junciba.com/?id=449
- 转载请注明: 钧瓷老六 于 钧瓷吧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