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有价钧无价,看各位收藏专家如何解读钧瓷价值
微信号:qinglan337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常言道:“黄金有价钧无价”,钧瓷在中国陶瓷史上拥有与众不同的地位。故收藏界常说“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件”。 钧瓷作为是宋代五大名窑瓷器之一,最独特的就是它的造型和工艺,其造型古朴、工艺精湛、配釉复杂。 只有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能达至“入窑一色出
2001年来,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和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禹州刘庄窑址进行发掘,认为:北宋末期,钧窑创烧,从创烧伊始,就具有很高的烧制水平,烧成了淡雅匀净、典雅美观的天青釉钧瓷。青瓷的烧造水平也极高,釉色娇艳肥厚,澄澈明丽,部分器物仿当时的金银器造型,与北宋后期最高生产水平的窑场十分相似,表明早期钧窑的不少器物是高档产品,面向宫廷或达官贵人。在工艺上,采用了厚釉工艺和裹足支烧方法,或用裹足刮釉法,用漏斗形匣钵单烧,表明钧窑是在一个相当高的起点上发展的,北宋后期是钧窑生产的第一个高峰期。
早期宋钧釉色是以蛋白石光泽青釉为基调,以氧化铁为着色剂,在还原气氛中焙烧而成,呈现出天青、天蓝、月白、葱翠青等色。同时,匠师们在红色上下功夫,经过千锤百炼,烧出深浅不同的红色或紫色窑变彩斑。《中国陶瓷史》载:“宋瓷所创造的美学境界,主要在于宋瓷不仅重视釉色之美,而且更追求釉的质地之美。钧瓷……不是普通浮薄浅露、一览无余的透明釉,而是可以展露质感美的乳浊釉。”高温铜红釉的创烧成功,一方面显示出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才能,同时也创造了陶瓷装饰的新技术,开辟了陶瓷美学的新境界。
钧台官窑 钧瓷在宋初已负盛名,宋代中期得到很大发展,进入了名窑的行列,被喜文弄墨、善诗长画、喜爱花石的徽宗皇帝赵佶所看中。为了满足宫廷建造园林和美化生活的需要,选派职官,集中民窑优秀工匠,在阳翟县(今禹州市)钧台附近设立官窑,为宫廷烧造贡瓷。
中国人寿南阳分公司:魅力体验活动 品味钧瓷之美
南阳网讯 (全媒体记者曹立峰通讯员金文凡 王耀辉)“视觉盛宴,文化之旅!”10月9日上午,南阳市区的王先生谈起作为中国人寿南阳分公司的VIP客户参加的一次钧瓷文化体验活动,仍显得十分兴奋,“近距离感受了钧瓷的历史和韵味,又结交了很多朋友,令人难忘!
1974年河南省文物考古工作者对钧台窑遗址进行了科学发掘,以后又不断配合基建施工前的勘探发掘,对该窑址的范围和文化内涵已得出初步的结论。该窑址位于城关镇北门内的钧台周围,东起城墙,西至十三帮会馆,南起老县衙前东西大道,北至城墙,东西长达1100余米,南北宽约350米,总面积达30多万平方米。整个遗址分为官用和民用两大烧造区域,东部以烧钧瓷为主,西部以烧民用瓷为主。遗址内除发掘出窑炉、作坊、泥池、灰坑等遗迹外,还发现大量的窑具、工具、瓷器残片、瓷土、泥料、石英、釉药、彩绘料等。瓷器品种,以钧瓷为主,还有汝瓷、影青瓷、天目瓷和白地黑花瓷、宋三彩等。此后又在原人民武装部院内发现7座窑炉遗址,有较完整的窑炉4座,残窑3座,均埋入地下2米以下。这里的窑炉一般都是就地挖筑的土质窑,除了烧造天目瓷的窑炉门向西外,其余均坐南向北。窑炉挖筑比较集中,有的呈一线排列,有的三窑鼎立,中间充作坊,并与各窑相通。窑炉有圆形、马蹄形和长方形。发掘时保留了两座窑炉供研究和参观之用,按发掘编号为1号窑炉与7号窑炉。经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测试,断定为北宋所烧,1988年1月,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从发掘出的标本看,宋徽宗在位25年间,是钧瓷生产的鼎盛时期。这个时期盛烧的钧瓷是在民窑天青釉和紫红斑釉的基础上,成功地创烧了蓝、红、紫、青诸色错综掩映的窑变釉,由北宋早期的青一色发展到“官钧”青紫并重的基本格调。青蓝釉施于器内,红紫釉多施器外,即清代陈浏《陶雅》所说“内青外紫”,也有少数是内外皆施青蓝釉的。但官钧青蓝釉不像早期宋钧那样纯粹单一,而是在一个较深的蓝色背景上布满带月白汗珠状的流纹(泪痕纹),少数烧制工艺水平高的则遍布蟠回曲折的蚯蚓走泥纹,或在一个紫色背景上遍布蓝白色流纹,此即一些文献所称的“宋钧之紫汗漫全体,青葱紫倩蜡泪之成堆”。从釉的艺术风格看,官钧和早期宋钧也截然不同,它追求的是模仿花玛瑙一般“花”的效果,或大自然中瞬息万变的自然景观。从遗址中发掘出来的大量官钧瓷片和残器标本看,釉色极为丰富,大体分红、青两大类十余种窑变色彩,青者如月白、天青、天蓝、葱绿、米黄;红者如茄皮紫、海棠红、玫瑰紫、胭脂红、葡萄紫、鸡血红、丁香紫、火焰红等。
当时钧窑釉那种莹光般含蓄的乳光状态和绚丽多姿的窑变艺术效果臻于完美,构成钧瓷独特风采和巧夺天工的精湛艺术效果,为世人所倾倒,故获得“钧瓷无对、窑变无双、千钧万为、意境无穷”,和“钧与玉比,钧比玉美,似玉非玉胜似玉”的美称。 钧台钧窑的钧瓷作品形制繁多,工艺规整,端庄浑厚,胎厚釉活,精美绝伦。具有代表性的是尊、炉、鼎、洗、盆、奁、杯、盏、瓶、钵、盘、碗、盒、枕、座墩等十余种。尤以花盆为多,如葵花式、莲花式、海棠式、六角式、方形和长方形等。器底呈芝麻酱色,器表有片纹,莹润浑厚,绚丽夺目。官钧的上述制品入选后,其残次品全部销毁,不准在民间流传和收藏,故钧台窑作品传世极少而声价也极高。钧台窑遗址出土之器物比民窑品种和釉色要多,不仅为北方诸窑之冠,即使在整个钧窑系中亦为首屈一指。说明“钧台窑”生产,在工艺上精益求精,在经济上不惜工本,属于非商品性烧造。 钧台窑烧造规模大,产品质量好,艺术水平高,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艺术宝库。对它的发现和发掘,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在它的文化层中发现了很多珍贵的实物资料,解决了钧瓷研究中悬而未决的疑杂问题。 御用钧瓷 唐代开元年间,唐钧腰鼓即为玄宗皇帝的宫廷用品。北宋徽宗年间,官府在阳翟城北门八卦垌设立窑场,烧制御用钧瓷制品,种类有各种花盆、盆奁、出戟尊、渣斗、鼓钉洗等。 金代禹州钧瓷不但数量大,而且制瓷水平极高,与北宋官钧相比,毫不逊色。据《河南延津县吴起城遗址金代陶瓷标本考略》称:“类官钧部分,满釉支钉支烧为主,少量为垫烧,均出自禹州钧窑”,从所见这一大类钧色极美,制胎规整,支烧讲究的制品分析,禹州官钧窑在金代可能继续以官窑的身份为金朝宫廷贡御瓷器,吴起城的地理位置说明这类瓷器是由此转运的(因黄河此时经由此向东北方向与古运河沟通,可直达金中都北京市积水潭)。 元代实行官府控制手工业的匠户制度,钧州有军户烧制瓷器,且归“制国用使司”管辖,当为宫廷用瓷,明代嘉靖之前,钧州一直为宫廷烧制缸、坛、瓶等日用品,同时,景德镇御窑厂对铜红釉进一步发展,烧制出的霁红釉陈设用瓷,也是明代宫廷的御用品。 清代雍正、乾隆时期,御窑厂不断烧制仿钧器,不但烧制仿钧瓷,而且烧制钧花釉瓷,钧瓷成为雍正皇帝的心爱之物,多次下旨烧制钧瓷炉、花盆、钵等器物,并批示烧造瓷器处,“其钧窑的要紧”。
本文源自头条号:钧瓷手艺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钧瓷的鉴赏和选购(七)
不同级别的瓷友,给您一个参考的选购范围。如果您是初级瓷友,选购普通品先了解和接触一下钧瓷是比较合适的,如果财富能力比较强,也可以适量选购精品件。因为这时候您对钧瓷的了解很有限,很难选购到适合您的作品,选择低价值的普通品过度一下,是比较合理适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junciba.com/?id=368
- 转载请注明: 钧瓷老六 于 钧瓷吧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