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必看,捡漏记住这几条,教你鉴定金元时期的钧窑瓷器
微信号:qinglan337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说起钧窑,我们往往能想到的都是宋代那千变万化、流光溢彩的钧窑瓷器,但其实直到明代,钧窑才真正走向灭亡。 当下市场上,宋代的钧窑自然是天价,不仅数量稀少,而且大都精美异常,对于普通藏家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即的。 相较之下,金钧、元钧也是不错的收藏选
4、北宋官钧窑玫瑰紫釉渣斗形花盆。"六"字款,高17.5厘米,口径20.3厘米,足径12.3厘米。此器与北京故宫的钧窑渣斗形花盆器形一致。
5、北宋官钧窑玫瑰紫釉葵口六方花盆。"三″字款。高12.8厘米,口径19厘米,足径9.2厘米。此器外施玫瑰紫釉色调偏紫,造型端庄古朴,施釉丰润可人,足端有垫烧砂粒,叩之"噹"声悠长。

以拍卖高古瓷闻名的北京某拍卖公司前些年曾拍卖不少类似的官钧窑玫瑰紫釉器物,尤其鼓钉洗及花盆都在数件之上,且都以不菲的价格成交。附拍品图片如下:
甲、北宋官钧窑玟瑰紫鼓钉洗 "三”字款
检测通过:北宋钧窑盘
钧窑在河南省禹县,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以钧瓷著称于世,传世不多,评价甚高,民间历来有“纵有家产万贯,不如钧瓷一件”的说法。它属北方青瓷系统。创始于唐,兴盛于北宋晚期,其黄金时代大约在北宋末年宋徽宗时期(即1101~1125年),以后历代都有仿造。它以
乙、北宋官钧窑出戟尊.

除以上5件官钧窑藏品外,本人还收藏有两件"民钧″器物,一并介绍如下,与同好共赏。
1、北宋民钧玫瑰紫釉三足炉。高10厘米,口径15厘米。此炉外施玫瑰紫釉,内施天蓝釉。器身有"阴阳面"现象,蚯蚓走泥纹自然流畅。三足涂有棕褐色护胎釉,胎釉结合处呈白线状,足端有明显的磨损痕迹,胎质为深灰色。敲之有铁声。50倍放大镜下,见釉内气泡大小不一,分布稀疏,绝大部分气泡已经变黑。虽此器很多方面符合官钧的特征,但因无款暂定为民钧。


2、唐末北宋初钧窑窑变釉人形(文官)注子。高22.5厘米,底径9.2厘米。注子是古代的一种酒壶。该注子呈一老臣手捧朝笏伫立朝觐状,壶嘴如同笏板,颈后有一双曲柄,老者面容端肃,双目平视笏板,似有所思。釉面素洁莹润,由于窑变釉施釉较厚,五官不是很清晰。施釉不及底。平底不施釉,刷有浅褐色护胎汁。50倍放大镜下,见釉面有极细微的稀疏纹片,釉下气泡极小极少,大部气泡已破灭。从工艺、釉面特征看此壶应是唐代河南花釉瓷(俗称"唐钧")向北宋钧窑演化时期的产物。人形注子主要流行于唐宋时期,宋代沿袭唐代的造型,国内一些窑口都有烧造,但遗存至今的数量极少。其中首都博物馆的一件于1963年北京顺义县静光塔出土的"北宋白釉人形壶″,高27.5厘米(见附图)。2002年第7期《收藏》载文介绍的一件"北宋青白釉人形瓷注”,高23.9厘米,为国家一级文物。其造型都与笔者的藏品大同小异。
本文源自头条号:火神仙古陶瓷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鉴赏现代钧瓷,别被这几点骗了
钧瓷发展至今已有千年的历史与沉淀,不同时期的钧瓷,都有其最独特的特点。古钧瓷与现代钧瓷之间,自然也是有着不同的魅力,而人们对现代钧瓷的一些认知,似乎还是在古钧瓷鉴赏的基础上。 一、“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片” 这句话是宋代古人来形容钧瓷的,意思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junciba.com/?id=759
- 转载请注明: 钧瓷老六 于 钧瓷吧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