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钧瓷 > 「钧瓷网」孔相卿:守正创新,最好的传承是发展
2020
02-01

「钧瓷网」孔相卿:守正创新,最好的传承是发展

钧瓷的四大美:神奇妙绝

微信号:qinglan0756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神在窑变:钧瓷以其玄妙独有的“自然窑变”艺术,创造出绚丽缤纷、千变万化的钧瓷神韵来。同施一种釉,一经烧制即呈现出色彩斑斓、乳光交融、变幻无穷且特点各异的产品来。故称“入窑一色、出窑万彩”,是人意不可为的浑然天成,恰似:“月夜望星空,晖晕自然

文 | 王增阳

人物简介:

孔相卿,汉族,1963年出生于禹州市神垕镇,孔子第74代后裔,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委、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钧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992年创办孔家钧窑,以创立现代钧瓷生产工艺体系、逐步破解窑变之谜、丰富钧瓷的艺术表现形式、积极探索钧瓷产业化新路径、成功研制铜系青蓝釉等杰出成绩,成为钧瓷界公认的领军人物。

从“一法多器”到“以器定法、一器多法”,从经验传承到将钧瓷窑变视为“高温化学反应”,从流传已久的铜红釉到研制出铜系青蓝釉;创新烧制工艺,率先引入液化气窑炉;创烧出以《中原壶》为代表的钧瓷系列茶具,引领行业风潮;将当代钧瓷推上国际舞台,使钧瓷连续10余年成为“国礼”……作为钧瓷行业的领军人物和领军企业,一直以来,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孔相卿和他引领的孔家钧窑制定出一系列钧瓷成型、配釉、烧成工艺等方面的规则和标准,在整个钧瓷界甚至陶瓷界都有深远的影响。

“中国成立以后,从钧瓷恢复烧制,到以我父亲孔铁山为代表的钧瓷第一代专业技术人员的成长,再到如今钧瓷紧随着时代发展的步伐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每一个阶段都与我们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奋斗历程中,‘钧瓷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是分不开的。”不久前,在禹州市神垕镇孔家钧窑,孔相卿向记者讲述着他对于个人、行业与国家关系的理解。

时代推动个人成长

在孔相卿看来,不管是他个人的成长还是整个钧瓷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国家和时代提供的平台和机遇。“新中国成立以后,钧瓷在国家的支持下恢复烧制。让钧瓷重新起步,是国家的力量给钧瓷带来了新生。钧瓷恢复烧制以后,国家派专家前来指导,还建立起国有企业。我父亲就是在那个时候进入了扫盲班,学习物理、化学反应等,逐渐学习到钧瓷窑变背后的科学原理,成为当时神垕为数不多能看懂化学反应公式的技术员。在此之前,神垕的陶瓷历史靠的是经验和总结,一代又一代匠人依靠着口口相传的经验,选择用什么样的土、怎么样配釉、怎么去烧制。”孔相卿说。

罗汉碗

孔铁山曾担任国营禹县瓷厂的实验室主任,为新中国钧瓷烧制的恢复作出了突出贡献。“有时候父亲为了找原材料,一出去就是一个月。他曾去过汝州、登封、新密、信阳等地,记录了大量的笔记,也采集了大量的原材料进行烧制和化验,掌握了附近各种材料的不同特性。父亲的笔记记得很有意思。比如说‘五七白土’,我看不懂是什么意思,就问父亲,父亲告诉我,这记录的是信阳五七干校附近的一种土,为了方便记录,就这么写了。”孔相卿说。

在国有和集体经济的发展大潮中,神垕镇先后建立了国营瓷厂、陶瓷合作一社、陶瓷合作二社等企业,陶瓷的烧制也经历粗陶、二细、精陶、细瓷等不同的阶段。“当时神垕的工人们用本地陶土烧制‘精陶’,从广州免检出口到国外,是河南省唯一能够换外汇的瓷种。当时的企业筛选最优质的陶土作为原材料,生产的产品质量极高,‘精陶’的出口带动了神垕陶瓷产业的发展。”孔相卿说。

梅瓶(松石蓝)

“伴随着改革开放,我们这一代‘钧瓷人’遇到了良好的发展机遇。20世纪70至80年代,中央美院、天津美院等院校的一批老师先后来到神垕,以创建实习、创作基地的方式,创作了一批经典的艺术造型。当时我们本土匠人也烧制动物造型的作品,我也曾跟着老师傅们学捏东西,但是如何捏、比例是多少,谁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有的造型出来了,我自己看着都别扭。神垕的老师傅没有受过现代美术的线条与造型训练,只知道民间口口相传的口诀,不注重结构与比例关系,而且传统师带徒的形式存在着诸多局限。我记得美院的老师们来了之后,先让我们学习动物画的技法,让我们了解动物的身体构造和比例,掌握正确的理论知识。”孔相卿说,1978年,中央美院在神垕开办了河南省陶瓷设计专业培训班。15岁的他成了培训班里最小的学生,打开了了解外面世界的窗口。如今钧瓷界众多赫赫有名的大师,当年都曾参加过各种培训和学习。

正是这样的经历,让孔相卿有了用科学的理论指导钧瓷烧制的愿望。1992年,29岁的孔相卿创立了孔家钧窑。

时代推动技术革新

当古人在最初烧制出五彩斑斓的钧瓷时,他们如何看待窑变?当“十窑九不成”的难题困扰无数钧瓷艺人时,它如何被破解?钧瓷窑变自然天成,但靠天吃饭、靠运气烧窑的问题如何解决?“钧瓷发展到今天,经历着继承、巩固和发展三个阶段,而我们现在所处的,就是钧瓷大发展的阶段。如何发展是个大问题。”孔相卿说。

盘口瓶

“我父亲最先提出‘窑变是化学反应的结果’,这种观念也一直指引着我的钧瓷研究与创作。”在孔相卿看来,窑变是一门科学,是一种“高温化学反应”,反应环境不同,产生的效果也不同。因为反应环境是动态的,所以就出现了“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钧瓷。

在进行了大量的试验、探索之后,孔相卿发现,在还原条件和还原环境无法完全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就会出现“烧不成”的结果。传统的窑炉不能充分满足窑变的条件。钧瓷的窑变效果是通过升温、降温、气氛、压力的变化来实现的。传统窑炉无法精确操控,孔相卿创造性地将液化气窑炉引入钧窑,为钧瓷的发展铺平道路。

钧瓷蚯蚓走泥纹,知道几十年了,今年才有幸得到一件实物。太幸运

福海瓶

“我第三窑就烧出了‘钧瓷人’梦寐以求的‘满窑红’,当时我花钱打了广告,大意是说,‘十窑九不成’的历史结束了,有要学习的,可以来孔家钧窑。可是当时很多人不相信,直到钧红釉的钧瓷大量出现在市场上的时候,他们才相信了。”孔相卿说,他相信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烧制钧瓷同样可以依靠现代科学技术来实现突破。气窑的性质决定气体燃料可以在窑炉中自由流动,也可以掌握窑炉内的火候,使火焰的分布更加均匀,由此决定了钧瓷的烧制成功率大大提高。

圆满如意瓶

1994年,孔相卿又对耐火材料提出了新的改进要求。过去在烧制钧瓷时,大部分热量都作用在了窑炉和耐火材料之上,浪费严重;改进耐火材料之后,燃烧效率大大提升。其后,孔相卿试制成功的铜系青蓝釉,色彩饱和度高,视觉冲击力强。由于窑变因素,铜系青蓝釉既能出现青蓝釉色调,又能出现不需要点斑的自然红。在学术界,铜系青蓝釉被誉为“钧釉技艺的划时代革命”。

“一直以来,我所做的工作都离不开科技的支撑。在现代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困扰钧瓷界的众多难题都可以得到解决。”孔相卿说,古人认为窑变天成,是因为他们不了解化学反应。在现代科技的帮助下,钧瓷艺人取得了前人难以想象的成就。

玉壶春

“钧瓷和很多艺术品一样,看重的是结果,不是过程。一件钧瓷作品的好坏,取决于它本身的品质,而不是它如何烧出来的。”孔相卿说,钧瓷行业如今呈现出百花齐放的良好局面,正是新技术不断引入的结果,这是时代带给钧瓷的最大红利。

时代推动产业发展

近年来,钧瓷艺术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窑口众多,佳作频出。在一部分知名大师和窑口的引领下,钧瓷的独特窑变之美越来越被得到认可,并不断出现在国家重大外交舞台上,成为中原文化极具代表性的符号。钧瓷成为宋代五大名窑中恢复最好、发展最快、前景最为光明的陶瓷门类。

中原壶

在孔相卿看来,这是时代提供的平台和机遇。“钧瓷艺术走入大众生活,是现代钧瓷发展的必由之路。”在采访中,孔相卿不断强调这一点。随着国家的发展和现代人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断追求古代文人和士大夫阶层高雅、精致的生活方式,钧瓷作为极具特色的文化符号,能够让现代人体验到与古人类似的生活情趣。

“唐煮宋点明沏泡”,现代人适应了泡茶而饮的饮茶方式,必然有相关的茶具与之相适应。围绕中原地区的茶文化,孔相卿创新设计制作了极具中原文化特色的《中原壶》,开创了钧瓷茶具创新发展的先河。如今,在《中原壶》的引领下,钧瓷茶具已渐成规模,形成产业,工艺品质不断提升,釉色更加丰富,造型也越来越多。孔相卿为钧瓷茶具产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佛光壶

“钧瓷以实用艺术的身份进入更多人的生活,需要体现三点,一是尊重适用,二是侧重形式,三是融入文化。”孔相卿认为,做到这三点并非易事。通过钧瓷艺术引领现代人新的生活方式,需要传承文化,继承其中的优秀技艺,但不能全盘照搬照抄。

“每个时代都有其技术局限性,现在有了新技术,就要懂得应用,不然怎么发展?观念变了,路就宽了。”孔相卿说,钧瓷“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特质,为钧瓷艺人提供了广阔的表现空间和发展空间。 在中国经济大发展的整体环境下,钧瓷行业迎来了更大的发展机遇。钧瓷可以以不同的方式深入到生活的各个层面。钧瓷通过与当下审美情趣紧密结合而美化生活,提升生活品位;通过产业的发展壮大,深入到每一个中国人的生活中。

“守正创新,最好的传承是发展。不管是我个人,还是孔家钧窑,甚至是整个钧瓷行业,我们的发展都离不开国家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紧跟市场,紧跟需求,将产业化生产与个性化创作有机结合,不断满足现代人的生活需求,钧瓷的前景将更加广阔。”孔相卿说。

来源:钧瓷网(www.junci360.com)

本文源自头条号:钧瓷网官微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入窑一色,出窑万彩:故宫院藏36件经典钧瓷赏鉴

出窑一幅元人画 落叶寒林返暮鸦 晚霭微茫潭影静 残阳一抹淡流霞 钧瓷始于东汉,兴于宋朝,凭借 “入窑一色,出窑万彩” 的神奇窑变居于中国“五大名瓷”之首,素有 “黄金有价钧无价”和“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件” 的美誉。 钧瓷主要贡献在于烧制成艳丽绝伦

作者:钧瓷老六
钧瓷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