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窑之源:宋代钧窑的早期历史与唐代花瓷有关
微信号:qinglan337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宋钧的出现和唐钧有密切的关系。钧窑早期还受到汝窑的工艺技术影响,当其自身特色逐步形成后,开始影响包括汝窑在内的周边窑场,并形成规模较大的钧窑系。钧窑刘家门与禹州城内两个钧瓷区之间似有一定的承袭和对应关系。 钧窑所在地今属河南禹州(原禹县
每当看到郎窑红、祭红、豇豆红……无不被它们的色彩所打动。上述提到的几种红釉集中在明清两朝,然而早在宋朝,红釉就已经存在。今天和大家共鉴它们的祖先——钧窑红釉。如此绚丽的红釉是如何烧制出来的?
据文献记载,第一个尝试烧制红釉的是钧窑。虽然我们提到钧窑,脑海中呈现的是窑变,但窑变并不是一种颜色,其中就有红色。宋代钧窑以氧化铜为呈色剂,在还原气氛中烧出铜红釉。钧窑烧制的红釉被称为“均红”,也是我国公认出现最早的红釉品种。
均红釉的烧制成功,对当时来讲使得釉色的种类更加丰富,是中国陶瓷史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突破;对于后世来讲,均红釉的烧制为以后红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开创了良好的局面。明代的霁红釉、宝石红,清代的郎窑红、豇豆红……这些后世红釉的出现同钧窑都有着抹不开的关系。看到这里,很多人可能觉得不可思议。钧窑在宋代确实成功烧制出了红釉,但是钧窑的红釉存在一些问题。
问题1:钧窑的红釉不是那么红
均红釉同后世的红釉相比,并不是那么红,勉强可以称为红釉的是“海棠红”,但是釉色过于深沉,还有一种红釉为“紫红色”,某种程度上已经不算是红釉。均红釉瓷通常为红蓝紫三种颜色相互交错,纯粹意义上的红釉瓷器并不是特别成熟。
故宫藏珍赏:宋元钧瓷七十三品
钧瓷起源 钧窑在河南禹县,始于唐盛于宋,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钧窑出品的钧瓷胎质坚固敦实,造型端庄典雅,釉色艳丽绝伦,气韵含蓄凝重,被人们称之为“国之瑰宝”。唐宋以后的帝王都把钧瓷列为御用珍品,每年只准生产三十六件,诰封为“神钧宝瓷”,
问题2:均红釉失传了
据史料记载,均红釉主要出现在宋朝,从元朝开始慢慢减少,到了明朝初年钧窑已经很难烧制出红釉瓷器。基于这点,有人认为明清两代的红釉可能和钧窑并没有关系,而且景德镇从宋末也已经开始烧制红釉。钧窑在北方,景德镇在南方,两者并没有太大的交集。均红釉的意义可能只是占据了第一,但对后世红釉的影响并不是特别大。
以上两点是一些人对均红釉的怀疑,多少带有胡搅蛮缠的成分。先说第一点,均红釉在色泽上确实比不上后世的郎窑红等红釉,但如果没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后世的红釉又谈何发展?再说第二点,钧窑的红釉虽然从明朝就已经失传了,但却被其它窑口很好地继承了下来。北宋灭亡后,北方瓷器匠人(钧窑)为了躲避战乱纷纷南迁,为南北方瓷器交流提供了条件。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钧窑对于红釉的烧制也在不断进步。在业内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钧瓷不红,一世受穷,钧瓷挂红,价值连城”。这句话既表达了均红釉的珍贵,同时反应了均红釉的出现存在一定偶然成分。到了金元时期,已经可以人为的对红釉进行一定的干涉,比如钧窑烧制的 “红叶题诗盘”,其上“红叶”的方向具有一定规律,很有可能是人工作用的效果。
综上,正是由于钧窑第一个实现了铜红釉的烧制,并且在烧制技术上的不断进步,为其他瓷器产区积累了经验,从而促进了红釉的不断发展。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没有均红釉,后世还有红釉的出现吗?或许还会出现红釉,但时间可能会推迟很久。
本文源自头条号:文藏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书法篆刻家傅伟华试验数千次创出“甲骨文钧瓷龟甲片”被河南省档案馆永久收藏
7月20日下午,“‘甲骨文钧瓷龟甲片’向河南省档案馆捐赠仪式”在河南四通实业有限公司隆重举行。是日,著名书法篆刻家傅伟华携手创作团队将创作出的一片“甲骨文钧瓷龟甲片”和甲骨文书法长卷《兰亭序》捐赠给了河南省档案馆,为颂扬黄河文明、传承传统文化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junciba.com/?id=574
- 转载请注明: 钧瓷老六 于 钧瓷吧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