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瓷的柴烧、煤烧、气烧工艺哪个最具有收藏价值
微信号:qinglan337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近年,随着柴烧钧瓷的恢复,煤烧窑口的增多,一些钧瓷爱好者探讨最多的一个问题是,到底哪种烧成方式最有收藏价值?有人说是柴烧,有人说是煤烧,也有人说是气烧,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个问题呢? 首先我们先来看下钧瓷的柴烧、煤烧、气烧工艺有哪些区别呢? 从窑
不看钧瓷,
不知什么才是风华绝代。
钧瓷始于东汉,兴于宋朝,
凭借 “入窑一色,出窑万彩” 的神奇窑变
居于中国“五大名瓷”之首,
素有 “黄金有价钧无价”
和“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件” 的美誉。
11月20日晚,嘉德2018秋拍“供御——宫廷瓷器及古董珍玩”专场上的一件钧瓷花盆,拍出了4887.5万的天价,荣登“史上最贵钧瓷”之位!令人想不到的是,这种珍贵的花盆在古代竟是用于种草!到底是怎么回事?
别急,听小编一一道来。

明初钧窑天青釉花盆
高: 18.5 cm 口径: 20 cm
底刻:“六”字(已磨)、“建福宫凝晖堂用”。
能拍得如此高价,自然颜值不差!此件钧窑天青釉花盆通体呈现天蓝色调,色泽莹亮,唯器腹及内底晕出淡淡紫红彩,宛如秋日细雨过后的天空,将近落日时,初泛起晚霞。

Lot 2318(釉面)
花盆器底有两种刻印,一为在入窑烧制前刻上的“六”字款(已磨),另一为乾隆时期后刻的“建福宫凝晖堂用”殿阁款。这相距300余年的两个刻款,代表了这件花盆与明清两代紫禁城不可分割的关系。

Lot 2318(底足)
为何这样说呢?原来,紫禁城内放置陈设类钧瓷的地点有三:建福宫、养心殿、重华宫。
养心殿自不用说了,皇帝办公休息之所,自然陈列有不少名贵钧瓷。

建福宫现貌 局部
建福宫西花园是古代汉族园林建筑之精华,深得乾隆皇帝的喜爱,不仅为其作了大量诗赋,并将众多自己喜爱的珍宝玩物存放此处。在其执政的六十年中,他曾为了自己的古代书画收藏,变更了三座紫禁城的殿阁名称:一为养心殿的“三希堂”、其二则为建福宫花园内静怡轩的“四美具”、其三就是同在建福宫花园的凝晖堂中的“三友轩”,这三间房中贮藏有乾隆皇帝书画收藏中最重要的十幅。因此,建福宫花园在他心中的地位,自然不言而喻。

凝晖堂现貌 局部
重华宫原为明代乾西五所之二所;弘历为皇子时,初居毓庆宫,成婚后移居乾西二所,登基后,此处作为肇祥之地升为宫,名重华。
由此看来,这些地方陈设的钧瓷在乾隆皇帝心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Lot 2318
说完这件钧瓷的背景地位,再来谈谈它在古代为啥被用来“种草”!

《明人十八学士图》(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陈设类钧瓷作为花器使用的例子,在明代的宫廷及文人画中时有所见。现藏于台北故宫的《明人十八学士图》中:两只孔雀在种于天青釉花盆的松柏间踱步,旁边则是由山石和牡丹组成的盆景,以及植有菖蒲的钧窑玫瑰紫釉花盆。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的吕纪、吕文英绘《竹园寿集图》中,也可见到种植着菖蒲的钧窑花盆的例子。

吕纪、吕文英绘《竹园寿集图》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菖蒲因其“不假日色,不资寸土”的特性,成为文人雅士心中“书斋左右一有此君,便觉清趣潇洒”的植物。本次拍卖的这种尊式钧窑花盆,在明清两代宫廷及文人绘画中,内种植物均为菖蒲。再加之花盆体积较为小巧,想来与置于庭院中相比, 此种花盆更应为文房室内用,只有在特别的文士庭院集会时,才会搬至室外,增添情趣。
今天这“瓷”我碰定了
“窑主,还是……砸了吧?” “不,不能砸。” “也许,这就是我们翻身的绝好机会。” 摄影/动脉影 故宫博物院藏 传世花瓷腰鼓 初唐。鲁山段店村。窑工们送来新烧制出的一批瓷器。 不出他所料,入窑时在黑釉底色上依法涂上的那层新配方的釉料,又一次“窑变”
除此之外,围绕着这件花盆还有着太多的流传故事。

钧窑天青釉花盆来源图示
递藏信息:
1、Frank Caro(弗兰克•卡罗,卢芹斋继承人),美国;
2、Arthur. M. Sackler (亚瑟•M•赛克勒),美国;
3、Eskenazi(埃斯肯纳齐),英国。
此件钧窑天青釉花盆流传有序,最早的记录是美国纽约的Frank Caro,他自己或许不是很为人熟知,但他却是鼎鼎大名的古玩商卢芹斋的继承人;塞克勒无疑是美国20世纪最伟大的收藏家之一,他对宋瓷情有独钟,钧窑更是他收藏的重点;2013年,英国著名古董商埃斯肯纳齐举办了重要的钧窑大展,本次拍卖的天青釉花盆荣登了大展出版物的封面,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这件钧瓷花盆能拍得如此高价,与其在皇宫待过沾过帝王气儿,又历经几任著名藏家之手有关外,还得归功于它本身。

元末明初 钧窑 玫瑰紫釉仰钟式花盆
钧瓷之所以如此名贵,原因之一:
钧瓷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皇家专用瓷,禁止民间收藏,有“只能皇家所有,不许民间收藏”之说,因此民间收藏极少。

元 钧窑 青瓷葵花式单把杯
原因之二:
钧瓷为高温釉烧成,温度需要1300多度,在这么高的温度下烧成是非常不容易的,把控不好就会出现炸裂、变形等残次品,所以钧瓷有“生在成型,死在烧成”的说法,更有“十窑九不成”的说法。

宋 官窑 小胆瓶
原因之三:
钧瓷的釉色窑变独一无二,自然窑变是钧瓷无与伦比的魅力。入窑一色,出窑万彩,你永远不知道你这一窑会出来什么样的效果,是天人合一的结果,人力不可为,这是其他瓷没有办法比拟的。





钧瓷窑变时的色彩
原因之四:
钧瓷釉色质感特别强,似玉非玉胜似玉来形容其玉润天成,莹润如汁,古朴典雅,越看越有感觉,厚重感十足,观赏价值极高。

元 钧窑 天青盏
原因之五:
钧瓷的原料非常稀缺,只有禹州神垕(hòu)镇能烧制,且不可再生,所以在除了神垕的任何地方,都烧制不成。

原因之六:
钧瓷以开片为奇,钧瓷开片的特别之处在于,视如碎裂而指感光滑,在釉裂开片中出现人力不可为之奇迹,如珍珠点,鱼子纹,蟹爪痕,菟丝缕,蛛丝张网,蚯蚓走泥,即成瑰良珍品。开片之音,是出窑后的钧瓷生命永不中断的见证。
部分图片来源:中国嘉德
本文源自头条号:壹号收藏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男子花35元在农民手中买了一块瓷片,专家:实属罕见,极为难得
绚烂多姿的瓷器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不仅是历朝历代皇帝的挚爱,有很多至臻至美的精品瓷器收藏;更是作为中国的代表和形象在世界上享誉盛名。 作为古代中国特有的“奢侈品”之一,瓷器烧制技术领先于世界各国水平,在很多西方贵族或皇室结婚时,都会赠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junciba.com/?id=536
- 转载请注明: 钧瓷老六 于 钧瓷吧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