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钧瓷 > 入窑一色,出窑万彩!堪比万贯家财!中国的钧瓷就在神垕镇
2021
04-23

入窑一色,出窑万彩!堪比万贯家财!中国的钧瓷就在神垕镇

钧瓷的外观特点(我的民间收藏笔记55.)

微信号:qinglan0756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1.窑变色彩艺术,“入窑一色,出窑万彩“。釉色发生复杂的交错变化,紫、红、青、蓝、白交相掩映,绚丽多彩。 2.乳光状态。像青玛瑙或蛋白石一般美丽的天青色半乳浊状态,产生一系列由浅到深的蓝色,一种含蓄的光泽和优雅的质感。 3.常见蚯蚓走泥纹、菟丝纹等

中国有五大瓷,钧,汝,哥,官,定。别的不说,离我们国际大郑州最近的就有两个,位于郑州南边国际大禹州的神垕镇,是钧瓷的故乡。再往西不远的汝州,则是汝瓷的故乡。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钧瓷就是人们从历史书中和影视剧中听说的那样,家有万贯金银,不抵钧瓷一片!听起来要多大气就有多大气!

所以早几年就惦记着怎么样怎么样去看看这里,真的很神奇么?会不会被传说中的故事吓到了?

其实到现在为止,已经不知道去了多少趟了,大大小小的窑差不多都逛了一遍。要说个人最喜欢的,还是这篇图文中的窑了。不是打广告啊,是我真心喜欢他们家的风格和坚持传统的精神。

用这张小师傅认真拉胚的照片作为开始。窑厂有好几个拉胚的师傅,各个武艺高强,而且各有各的特点。我也挺喜欢拍他们的工作,在这间专用的拉胚,修胚和灌浆烘干房里,众多的半成品堆积在这里,一进门,很有一种独特的手工艺匠味儿扑过来抱住你不放。

有意思!

钧瓷的制作流程一般是先拉胚,这时是粗胚,晾干后再修胚,然后素烧一遍,温度好像是700-800度之间,基本定型后,就到了胡乱刷釉料的时候了。这里我说胡乱地刷的确是现场的感觉,我也刷过,用两支大号毛笔蘸着黄不拉几的泥汤,也没有什么章法地刷在胚上,一遍一遍地刷,我曾经问过是不是有技巧或者标准在里面?得到的回答是,如果有章可寻了,那钧瓷就不值钱了。

先说回制作流程,刷好了釉,就可以选吉时入窑开烧了,这一烧要烧24个小时左右,烧得过程中据说是要全程由有经验的老师傅盯着,根据情况随时调整火候,据说这是有上天在馄饨之间有指引的。

开窑的时候,我最喜欢仔细地在那些刚出炉热哄哄的成品架子前,屏住呼吸去听那瓷片开片釉下裂开的声音,清脆极了。称为世界上最美妙的声音之一也不为过!

记得第一次经朋友介绍去这个叫神垕的地方,惦记着《一片钧瓷》的典故,不承想一进神垕镇就被吓住了,我连声叫,停车停车!朋友不知道怎么回事,停了车,我跳下去,东摸西看。实在忍不住爆了粗口,他奶奶的大拇脚趾头,这大街上连路灯杆都是钧瓷!路边的垃圾桶也是钧瓷,门面房墙面上到处都镶嵌着钧瓷,随便一家店铺里面都是卖钧瓷的。

不是说一片钧瓷就能值万贯家财么?这里要有有钱到什么地步啊?简直不敢想象!我就是一个乡巴佬,实在没有见过如此大的场面。我退回车里,朋友说,我说小鸟人啊,那个一片钧瓷可不是说的这样的钧瓷啊。那是极品,那是精品,那是神品,那是不可能存在于世间的宇宙品!

瞧瞧,你也不用这么激动么!当心当心,前面撞灯杆了,你小心点儿啊,这可是钧瓷……

滚边上去啊啊啊啊啊

你为什么啊啊啊啊啊的?

还不是被你气的,不学无术啊,回去好好查查这个典故,长长知识,再来和我说话。

好……

这是一个大鱼盆的里面,素胚,正在窗户下面晾着,正好窗外的阳光透过落满了灰尘的玻璃窗透过来,将那朵花分成阴阳两个世界。几道随意的线条应该是仿的荷叶吧,那一小条是蝌蚪么?哈哈,瞧我多有学问。

我想着回头让朋友看看,我也是有知识的人呢。却不见他的影子,后来才知道他跑到上釉的工房里去了。就是前面我说的两只毛笔打天下的地方。

我更喜欢这里,老旧的窗户下面光影诱人……

柔和的光线悄悄溜进来,在这些好看的瓶瓶罐罐上来回溜达,我也喜欢搬个小板凳,坐在这里看它们,就这么静静的看,看阳光慢慢的移动,仿佛时间忽然慢下来,这种感觉,很舒服。

周家的设计,有些都是依据拉胚师傅的自主情绪来定型,每一个胚都不太一样。我在拍摄时看到的也是如此,一边聊天一边拉胚,一边观察一边修改,细节就在不知不觉中变化,也在不知不觉中定了型。等我醒过神来时,师傅早已经将拉好的胚挪移到了一边的台子上,开始下一个胚的制作了。

据说这是一座镇子上保存最完好的古窑,照片里你能看到的那些砖都已经釉化了,几百年前这座窑应该出了不少的精品。里面很大,但去的时候正好没电,遗憾没有拍到。虽然说以后再去时拍了不少的照片,可我这人不太喜欢把几次的合到一起。该什么时候的,就是什么时候的。较真呢!

可能因为是带有火味道的古建吧,呆在里面,即使是冬天,也不会感到寒意,许是这里有窑神在保佑着呢,也许窑神时不时会下到凡间,那首歌唱得好嘛,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带着福神,财神和寿星在这里打个麻将,喝个小茶什么的。

我瞧着周家院子里专门设了一间茶房,不论谁去了,周家人都会热情地招待好茶,当然了,用的绝对正宗的钧瓷杯,很过瘾!

出窑了,这个时候的气氛既紧张又兴奋。紧张的是钧瓷有个传统,叫作疵品不出门!大概是这么说的吧,意思是凡是发现出窑的作品不完美,就要在第一时间砸掉,销毁。不让一件疵品流到市场上。过去的窑里产出的成品率很低,价值很高全在于此。兴奋的是不知道这一窑里会不会出现几件极品,就是那种完全没有瑕疵,色彩极好,而且天然形成图案,神形兼备的品相完美的作品。这样的作品无论大小,但凡出了一件,就足以顶上一窑中其他所有的成品价值,甚至还超出许多!

浅谈钧瓷前世今生,这几点鉴定要则要记牢

关于钧瓷看过我文章的藏友们大概都看到过之前写的一篇最美窑变釉。但是当时只是介绍了几款窑变瓷,所以我们今天来了解生产这些最美的窑变瓷的“生产者” 入窑一色,出窑万彩 宋代五大名窑“官哥汝钧定”大家都知道,而我们今天要了解的就是其中一个——钧瓷。

上面这件好看的,当时以为是疵品的圆圆肚子的瓶子现在在我家里,极其喜欢,出窑时见到上面有很多釉料缺失的地方,我喜欢,所以直接要了过来。没想到那一窑里出了两件一样的,颜色不同而已。看到眼里,就拔不出来了。

年轻的超老板说我抢到了宝!我相信他的话,所以抱得很紧,瞬间看身边的人都有要抢劫我的意思,第一时间包裹好藏到车上。后来啊,后来我每天都在窗户边的阳光里用软布擦它们两个。还专门买了放大镜放大了看上面的开片。有朋友来也必定介绍!

出了窑的崭新的瓶子,多好看。手摸上去还是热烘烘的,拿在手里,釉面上的那种绝对第一手的腻滑感无法形容,凑近了看釉面下的开片还没有多少。据说这开片能在环境和温度合适的情况下连续开片长达70年以上。

我特地去看了元代的古钧瓷,用40倍显微镜看时,上面的开片密密麻麻,在釉面下非常好看。

这一件和上面的那件凑成一对!

这些被当作是疵品,准备销毁了。我的那两件小宝贝也混在里面。你要是在现场就会觉得异常可惜!心疼啊!就像下面这件的品相,你瞧那开片,颜色有多好。周家老板说这样的颜色几十窑也不见得能出一件。叫什么稻灰黄,忘了名字了。反正我动了心思,想要带走,即使是件疵品,也绝对舍不得砸掉的。

可钧瓷的规矩就是如此,这关乎到窑厂的信誉和原则。

黄色的底色上还浮动着一层灰色,我特地拍下这张,告诉我自己,喜欢的东西,看见却不能得到的感觉我也得有这么一回。所以我亲手高高地举起它,摔碎在墙上。那一刻,心都痛得发颤!

这就是它要被毁掉的原因,瓶底粘了底,还全部流了釉,修是修不过来了。如果入画,油画中的表现一定很抢眼的!

直到现在想想,也是觉得非常可惜的。但一行有一行的规矩,这个,是传统手工艺人要坚守的基本原则!不能去破坏!

其实我在神垕镇上转,看到几乎每个家里都有专用的窑炉,大多是气窑,就是烧天然气的大炉子,方方正正的。柴火窑和煤窑很少了,为了蓝天白云,环保的力度很大!

我喜欢在窑厂里来回转悠,找那些好看的瓶子。我发现在这里的所有作品的照片都很自然,带回家后或者在商店里拍的照片就失去了灵性!很奇怪!

可能是它们在这里出生,所以在这里它们的状态也很自然。一旦出了窑厂大门,离家了,状态自然就不同于家里。人有灵,物,同样有灵!

因为是疵品,所以归宿就在这里了,从窑里出来还没有来得及欣赏美丽的世界,就被终结到这个碎片堆上。我问过它们的最终去处是哪里?说当建筑垃圾被清运,可能被打碎了做垫层,我忽然就觉得如果能加工成钧瓷的各种镶嵌工艺品,是不是也是一个好的主意?

这里的每一片瓷片从显微镜下看都非常美丽,可惜了。

每一家窑厂都有一个展示厅,用来向客户和喜欢的朋友们展示和推销。周家窑也不例外。我很爱拍这些站好队的作品,那些瓷器独有的反光有着迷人的魅力,一直在吸引着我。

每一个来这里的朋友,都会受到热情的招待,用独一无二的钧瓷小杯喝着茶,听窑老板和窑大师们讲述钧瓷的历史和各种有趣的故事。会在不知不觉中度过整个时光……

这些是等待上釉的吧,具体的忘了。这就是时间带来的后果,太长时间了,很多具体细节都记不住了。只能依靠照片本身提供的信息和自己的残缺不全的记忆和强大的脑补来书写文字。

神垕镇,从任何一个电子地图上都可以找到,有兴趣的可以去转转,周末的时候人会非常多!周一还有固定的古玩集可以逛。

我是顾海亮,我是水墨,决定下周再去!对,就是下个周末!

2020年9月3日

本文源自头条号:左顾右拍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聊聊古玩那些事儿——宋钧窑

宋代从开国皇帝赵匡胤开始,便与道士有所交往,在夺取周政权后,曾利用“符命”为其制造舆论。赵匡胤称帝后,尽管尚在兵马倥偬之际,仍对道教表现出极大关注。道教崇尚青色,道士常服是青色,道袍多见天青蓝色,歌颂神仙的词叫“青词”。 道教这种思想和审美

作者:钧瓷老六
钧瓷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