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钧瓷龟甲片”被河南省档案馆永久收藏
微信号:qinglan337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7月20日下午,“‘甲骨文钧瓷龟甲片’向河南省档案馆捐赠仪式”举行,著名书法篆刻家傅伟华携手创作团队将试验数千次创作出的一片“甲骨文钧瓷龟甲片”和甲骨文书法长卷《兰亭序》捐赠给了河南省档案馆,为颂扬黄河文明、传承传统文化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河南
物道君语:
宋代五大名窑,是中国美的顶峰。
马未都说:“宋瓷,是中国美学的顶峰。”
那时候的瓷器,与别的时代完全不同,分成官窑和民窑两大体系。民窑,在意实用价值,著名的有如磁州窑、龙泉瓷等。
官窑,则是皇帝的审美,尤其是宋徽宗,主要呈现在五大名窑中。
但五大名窑一直颇有争议。有柴、汝、官、哥、定之说,亦有汝、官、哥、钧、定之说。
可是至今为此,没有人见过柴窑的实物,也未曾找到它的窑址,就像一个美丽的传说。(注:本文以汝官哥钧定说法为准)
宋朝五大名窑,如五朵灿烂的烟花,在中国审美的天空,昙花一现,绝美千年。
· 翩翩如玉,寥若晨星 ·
雨后天青,是汝瓷的底色。“似玉非玉更胜玉”, 是汝瓷的底气。
它位列五大名窑之首,是宋徽宗一生中的挚爱,更是后世凝望的那一抹天青。
汝瓷是香灰色胎,带有玉的质感,有素雅之感。胎薄釉厚,即使过去了很多年,依然闪着温润的光。
釉面上经常有细小的开片,被称为蟹爪纹。而全世界唯一一只没有开片的汝瓷,是水仙盆。在清朝时,被乾隆当成喂猫的饭盆,如今保存在台北故宫博物院里。
汝窑有老气。后世有很多仿品,多做得很青很亮,但其实真正的汝窑,是有一点灰灰的蓝。
这或许就是汝瓷的性格。它不喜表现,不爱张扬,谦谦君子,温润如玉,清风自来。
· 珍若拱璧,美的滤镜 ·
官窑,如其名所言,便是为官家烧制,分为北宋官窑和南宋官窑。
南宋的官窑,多是模仿汝瓷。因而在釉色上有些相像,是天青或粉青。所以很难分辨。
它最大的特色是紫口铁足。若能细细观察,可见其口缘釉薄处有隐隐的紫色,底部则呈现深灰色,像是铁的一样。
这是因为官窑含铁量比较高,冷却后,釉色较薄的地方便被氧化了,仿佛添上一层美的滤镜。
据说,汝窑和官窑仅存于宋徽宗在位的那几十年,若非宋朝败落,这些器物或许永藏深宫,不为世人所见。
因为他信道教,喜欢青色,才推崇青瓷。而且在这以前,没有人会烧那么厚的釉。
为什么汝窑和官窑要烧那么厚的釉呢?至今仍是个谜。
· 有缺陷的美是一种天赋 ·
历史上第一个哥瓷,多半是个意外。
哥窑最大的特色是器物本身布满开片,开片大小相似的叫“百圾碎”,弧形的叫“蟹爪纹”。
极品钧瓷|入窑一色,出窑万彩!
钧瓷始于东汉,兴于宋朝,凭借 “入窑一色,出窑万彩” 的神奇窑变成为中国五大名瓷之一。 素有“黄金有价钧无价”和“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件”的美誉。 钧瓷,始于东汉盛于宋,历经千年而不衰,它以古朴、端庄、粗犷、雄烈造型,再现了炎黄子孙的豪爽。 钧
哥窑出来后,开片可能要开个三四年,在寂静的夜晚可能会听见“啪”的一声,那是哥窑在“炸裂”。
等它慢慢开片后,随着空气的氧化,原来被黑炭水浸过的纹路变成了金色,因而有了“金丝铁线”之美名。
马未都说审美有四个境界,从下往上分别是艳俗、含蓄、矫情、病态。哥窑的审美是介于含蓄和矫情之间,是一种缺陷。
“缺陷美必须是要天生的。”因此即使哥窑的开片成为审美追求,当时的匠人也不能想烧什么开片就烧成什么样。一切都得静待窑火,浑然天成。
缺陷是一种美,但必须是天生的。若是人工刻意为之,就叫矫情了。这般想来,比起完美的漂亮,有缺陷的美才是一种难得的天赋。
· 五彩斑斓的“青” ·
宋代五大名窑中,除了定窑都是青瓷。但钧瓷的青,不是青色为主,它还有玫瑰紫,紫红色等等。
如果说其他瓷器是极简的性冷淡风,那么钧瓷就是热闹的大红大紫风。
钧瓷最让人着迷的地方是“入窑一色,出窑万彩”。当它放进窑火之中,没有人知道它终究会变成什么样。
随着炉火的热气,厚重的釉水四处流动,那些在刚烧时开裂的地方,会被釉水再次填补上。弯弯曲曲,变得如同蚯蚓在雨天奔走的痕迹,这也是钧瓷最特别的地方,叫做“蚯蚓走泥纹”。
观复博物馆里藏有一个钧瓷盘子,盘面上刚好有二十四片红叶,如秋风渐起的日子,落于水间,让人联想起唐朝《红叶题诗》的传说,因而取名为“红叶题诗盘”。
钧瓷的青,不是单一的,它只是把美交给了想象力和时间,才有了五彩斑斓的“青”。
· 留白深处余韵长 ·
定窑是五大名窑中唯一一个烧造白瓷的。而且,不同于其他几种的素面为主,它是唯一一个有印花的。
相传,定窑是从唐代的邢窑一派相承来的。原来一直是独占天下,直到宋徽宗太喜欢青瓷了,才被迫“让贤”。
定窑的白,是白中闪黄的,恬淡柔和。它的釉很轻薄,便于刻花。纹饰秀美,色彩淡雅,让它从原来的民窑之物,一跃成为皇家用瓷。
近年来最贵的定瓷,是一个小小的碗,拍卖了222.5万美元。而它的前主人,是在一个跳蚤市场以3美元买下的,在家放了五年,想着碰碰运气,便送至苏富比拍卖。
古语有“定瓷有芒不堪用”的说法,才导致它后来渐渐没落。但是,何为“芒”?
有人说是指定窑的口沿釉薄处脱落后的芒口,有人说“芒”是太耀眼之意,不符合宋徽宗的审美,才被慢慢弃用的。
语言的真相随着时间不得而知,但定瓷的美直至今日,依然余韵悠长。
其实,五大名窑的时代,中国人对瓷器的技艺并未到达高峰,但后世技艺更强,模仿得再多,都无法超越当时的审美。
因为宋朝审美不仅仅是外在的美,它更强调人们内在的感受,只以颜色来表现,只想含蓄地表达。
大道至简,“古意而今妍”。
在中国人的美学世界里,美是一种天然,是一种真实,是一种朴素。宋瓷的五大名窑,便是这种中国美的极致体现。
这也是为什么千百年来,我们如此热爱它的原因吧,美当是返璞归真,道法自然。
文字为物道原创,转载请联系作者。
本文源自头条号:物道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钧瓷遇上甲骨文会撞出怎样的火花?河南这位年过六旬的老人给出了答案
河南商报记者 郑超/文 左冬辰/图 当钧瓷遇上甲骨文,两种古老的文化穿越时空汇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对此,年过花甲的河南书法家、篆刻家傅伟华,在潜心研究多年后,给出了自己的答案,那就是“甲骨文钧瓷龟甲片”。 傅伟华“甲骨文钧瓷龟甲片”向河南省档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junciba.com/?id=427
- 转载请注明: 钧瓷老六 于 钧瓷吧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