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钧瓷 > 探秘宋金钧窑茶盏
2020
07-18

探秘宋金钧窑茶盏

2020澳门春季拍卖会精品推荐——元钧窑碗

微信号:qinglan0756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钧瓷以釉色取胜,其典型釉是以氧化铜为着色剂的窑变釉,在还原气氛下烧成后,釉色千变万化,素有“钧瓷无双”之说。钧窑无双,指的是说哪怕是同一批次的钧窑,其釉色也不可能一模一样。纵有乾隆《赏钧红》“晕如雨后霁霞红,出火还加微炙工。世上朱砂非所拟,

家櫪(艺术家 考古研究者 )

---原创作品

品令 钧窑茶盏

落霞缀。蔚蓝衬、镶嵌斑斑珠蕾。

夕阳照、闪烁星光灿,点点迹、葱绿萃。

漫紫屏山泉涌,满腹相思魂寄。

入一色、万彩炉出现,喜天成、谁能媲。

说到钧窑目前有很多争论不休的问题,主要是“官钧”创烧于何时?是北宋?还是金?金代说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北宋是否已经开始烧造“官钧”呢?众说纷纭,最主要的是明代之前的史书没有发现确切的记载,这个问题十分让人头痛,有些按老经验来判断的,缺乏史料依据,又没有发现出土的确切北宋墓中,这就成了有口难辩,即便是“真理”,也不能让人心服口服。

最早的记载要算明初的曹昭所撰《格古要论》,该书卷下《古窑器论》条先后记载了宋元时期15座古窑,并未提及钧窑。以后,王佐又于景泰七年(1456年)至天顺三年(1459年)对其进行了校增,纪录窑的数量达到16处,包括柴窑、汝窑、官窑、董窑、哥哥窑、象窑、高丽窑、大食窑、古定窑、吉州窑、古磁器、古建窑、古龙泉窑、古饶器、霍窑、彭窑在内,几乎囊括了宋元以来的所有重要窑口,但仍唯独未记述钧窑。秦大树教授感叹:“以钧窑在宋元时期的重要地位,此事使人甚为不解。”

其实钧窑的创烧年代大家基本一致认可在北宋,只是所谓的“官钧”兴于北宋还是金代查不到历史记载,没历史记载也属正常的,中国历史上尤其宋代的窑址众多,没有记载也不奇怪,比如近年才发现的河北井陉窑、山西的河津窑等都有相当精美的产品,却没有历史记载,不被人知。当然有人会说钧窑被列为宋代五大名窑不应该没有记载啊,是的,那要看是什么时候才被列为宋代五大名窑的,那是明代才被人们认识到它的艺术价值,可能在宋代还不被世人认可?就像颜真卿的书法在唐代还没有得到能与王羲之比肩的地位,是到了宋代文人墨客们才重新认识到它的艺术高度一样。所以明代之前没有记载也可以讲通,既然没有历史记载,又找不到强有力的出土证据,那么就只能先用器物排比归类法做一下横向的对比,来大概确定一下“官钧”的创烧年代了,等待更多的发现与出土依据。这里我们仅就讨论钧窑茶盏的艺术性,“官钧”的问题参见与“汝官”(北宋官窑系列)的对比去衡量,参见“家枥的头条”有关“北宋官窑”系列里面会有与“官钧”器物的对比讨论。

图1:北宋钧窑天蓝釉盏

饮茶早在很久以前就在中国流行了,所以茶盏不是唐、宋时期才开始有的,但是晚唐、北宋饮茶到了一个高峰期,各种茶盏参差不齐,我们先说说北宋的钧窑茶盏,北宋时期的钧窑釉质细腻紧致,釉色比较纯净,就如这件天蓝釉盏一样,就像晴空万里的蔚蓝天空,艳美纯朴,内外通体一色,口沿釉薄映出青灰色的胎骨。

图2:北宋钧窑天蓝釉紫斑盏

这类盏纯天蓝的在北宋时期确实也不多,但带紫斑的且紫色艳美的也十分罕见,这种釉层是自然流淌所至,还不算是人为有意识地添加,天蓝釉地加上紫茄子般的对比色,形成强烈的反差,紫斑块中还时有夹杂翠绿的小点形成各自独一无二的艺术珍品。

图3:北宋钧窑天蓝釉紫斑盏俯视图

北宋、金代过度时期钧窑的釉质仍然还很好,依然细腻纯净,而紫色的斑块慢慢加大,而且与天蓝釉相互渗透,蓝、紫的边界线不再清楚,釉层依旧薄而光滑,造型依旧是河南传统本地区的敛口盏,胎骨也不是很厚,透着精巧、干净利落的时尚。

图4:宋代钧窑蓝紫相间盏

大面积的紫斑块参差在这蔚蓝色的结晶斑,在蓝釉的衬托下耀眼而高雅,反倒是这天蓝釉被艳丽的紫色挤压的就像高山上涌出的一股清泉,潺潺流淌,似乎在诉说着那远古的故事。

图5:宋代钧窑蓝紫相间盏俯视图

月白色的底色被姹紫的春色包围着,那幸福的感觉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宋代钧窑这种艳丽而又成套的茶具不是你想就能见到的,那是需要上天赐予的机缘,这一托、一盏天南地北,时隔数年聚拢在一起是何等的缘分啊。

图6:宋代钧窑蓝紫相间茶盏、托

盏内的月白色纯净、安详,外围包裹着娇艳的姹紫,那热烈的暖春,把那宁静内涵,激起奔放的浪花,这静静的茶盏、盏托又是什么样的缘分使它们天各一方而又破镜重圆,一半春色一半宁静。

图7:宋代钧窑蓝紫相间茶盏托

宋代钧窑的那种天蓝色是一种文静的美,安详而纯洁,加上宋代钧窑特有的姹紫展现出那梦幻般的遐想、优雅而高贵,在西方这紫色是一种帝王色,可在宋代钧窑的茶盏中将蔚蓝的天空色融合了帝王的紫色,可以想象它的博大与高贵。

图8:宋代钧窑蓝紫相间茶盏

要知道在宋代的钧窑里能够烧成这等艳丽绝美的茶盏实属不易,在那个全手工的年代,在那没有遥控的炉火中,在那封闭的窑炉里经过了N多天的千锤百炼,所谓“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纯天然条件下,那可不是万里挑一的成功率,恐怕是多少万分之一的机率才能够看到这么纯净而艳丽的紫斑。

图9:宋代钧窑蓝紫相间茶盏俯视图

禹州钧瓷走向世界,四国邮票一起登场!-禹州第一网

在千年烟火不熄的钧瓷古镇禹州神垕,窑炉座座,窑口林立,一个个身怀绝技的钧艺大师和能工巧匠在这里呕心沥血,施展才华,创造出一件件“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钧瓷产品,妆点千家万户,传承中华文明。 2017年9月,在第九届中国·禹州钧瓷旅游文化节上,钧瓷

那蓝紫相间不分你我的釉,在宋代的钧窑作品中也是绝无仅有的,这件被热烈而高贵的紫色占据了原本蔚蓝色的位置,从内里、从胎骨上把宁静的天蓝色挤到了表面,犹如晚霞映着那蔚蓝。

图10:宋代钧窑玫瑰紫茶盏

此时的钧窑茶盏造型开始不再是敛口式,口渐渐微张,可能更适合饮茶?茶盏的盏托也不再是中心通透的,而开始是封闭,盏依然座于微微凸起的盏托之上,这似乎是河南地区特有的盏托,不管是中心通透的,还是封闭的,其它窑口这样的盏托比较少,而是封闭式的高柱式。

图11:宋代钧窑玫瑰紫茶盏、盏托

金代的钧窑茶盏明显开口微微外撇,金代的釉似乎流动性更大些?盏的口沿垂流较多,形成了较宽的透明带,所以映透胎骨的部分多一些,似乎釉的透明度高了一些,但一般都还达到垂而不流,当然立件的釉质较厚,垂流感更明显一些。

图12:金代钧窑紫斑茶盏

也有底色没有那么艳的蓝色,而带一点灰,而紫色也不是纯真的紫,而是紫中偏红,也许是底色相互衬托的效果?因为当时在禹州地区有很多窑都在烧造钧釉产品,各家大体相同,也各有特色,所以不能说产品千篇一律。

图13:金代钧窑红斑茶盏

这种灰中带蓝的底色配上紫中泛红的斑块另有一种味道,底色与红斑之间有一道蓝色的围墙,这种一般都是金代钧窑的特点,与北宋钧窑有所区别。

图14:金代钧窑红斑茶盏俯视图

金代钧窑也还有一种相对比较大的茶盏,仍然沿袭北宋钧窑茶盏的造型,呈敛口式,这种形式似乎也属河南地区有的专利,这种敛口的盏除了河南地区外很少有,山西怀仁窑也有这种油滴盏。

图15 :金代钧窑大敛口盏

但是河南地区的这种敛口大盏与别的窑口不同之处是它的腹下急收,有点上大下小不稳的感觉,就像宋代的梅瓶,这种造型在其它窑口几乎见不到。

图16:金代钧窑斑点大敛口盏

这种上大下小的敛口大盏不仅有钧窑,也有东沟窑青釉的,有的大盏还很大,有近二十公分的,是不是供宋徽宗吃大碗面的?还是金朝皇帝?

图17:金元钧窑月白釉紫斑盏

到了元代的钧窑就面貌不一样了,首先胎骨不再是那种灰色的坚硬胎骨,而很多都是带暖色的粉白胎,当然,这些不是禹州的作品了,由于宋金时期钧釉的发展很快,逐渐受到了人们的喜爱,模仿钧窑的窑口也多了起来,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钧窑系,北方很多地方都烧造钧釉产品,河南、河北、山西、浙江、内蒙等等都有烧造,大部分产品大同小异,以北方居多,所以瓷土的成分不同与禹州的作品也有区别,这种粉白的胎骨应该是辽沈、山西、内蒙一地的产品。

图18:金元钧窑月白釉紫斑盏

但是一般都是比较略微深的蓝色底,加上红紫斑块,而这种淡天蓝底配上紫萱色也是绝妙而不多见的,配上如意纹般的紫斑恰到好处,十分喜人,也是难得一见的佳作。

图19:各个茶盏的底足对比

各个时代的工艺常常体现在器物的圈足上,它们的时代感比较强,区域性也能大概区分,总体来讲较早期的圈足棱角分明,越往后圈足的棱角越模糊,比较早的干净利落,圈足底施釉的一般比较早,晚一些的足底无釉,金元有些甚至外面的釉都不能施到圈足了,就别说足底更不可能满釉了。潦草粗狂的工艺一目了然。

@北宋官窑 @宋汝窑 @南宋官窑 @北宋官钧窑 #博物馆# #钧窑#


每周二 每周五原创作品/网络作品转载分享,敬请期待~

往期作品查看:家櫪的头条

传播正能量是一种智慧不断更新现有知识,让爱好者了解不同视角的最新观点。 朋友如果你喜欢,最好的点赞就是转发到朋友圈让大家分享,欢迎打赏鼓励,评论交流!

欢迎批评指正,有不同一件欢迎提出,你的一件可能就是我们忽略的,你的批评肯定就是我们的疏忽之处,多提意见就是对我们提高的鞭策。

本文源自头条号:家櫪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家有万贯,不值钧瓷一片”,我在河南神垕终于找到了钧瓷瑰宝

宋代钧窑出的戟(ji)尊,是我国钧瓷鼎盛时期的代表作,高32.6厘米,口径26厘米,足径21厘米,尊的造型喇叭口,颈部腹部足部都有贴条形方棱,俗称“出戟”。我去神垕大宋官窑,终于欣赏到大宋官窑出的戟尊。 民国时期的一枚邮票印着宋朝的丁香紫尊。可见这是

作者:钧瓷老六
钧瓷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