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钧瓷 > 钧瓷一片,黄金万两
2020
07-02

钧瓷一片,黄金万两

为了钧瓷返乡创业,“用双手让家人生活更好”

微信号:qinglan0756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中新网客户端6月30日电(张旭)“我想把钧瓷传承下去,也想通过我们年轻一辈的力量让古老的艺术焕发新的活力。”这是河南禹州市神垕古镇一位95后钧瓷工作室负责人范玉佩的心声。 “我想将现代美术的技巧和构思融入到钧瓷的创作中,也在考虑通过互联网直播等销售

▲点击红色“关注”,关注本头条号,更多行业精彩推送

钧窑瓷器素以瑰丽的釉色而著称于世,特别是所创以氧化铜为着色剂、在还原气氛中烧成的铜红窑变釉,更使其名声大振。这种釉自然天成、变化万千、异彩纷呈,按变化的程度及色彩不同被赋以玫瑰紫、茄花紫、丁香紫、海棠红等美誉。

钧窑天蓝釉葵口盘

北宋,高2.9cm,口径13.3cm,足径8cm盘呈八瓣葵花式,敞口,弧腹,浅圈足。里、外施天蓝色釉,口沿及盘壁出筋处釉层较薄,隐隐映出灰色胎体。圈足内无釉,外底留有三个支烧钉痕。

钧窑天蓝釉卧足盘

北宋,高2.3cm,口径12.6cm ,底径3.8cm。盘敞口,浅弧腹,平底,卧足。里、外施天蓝色釉,口沿处釉层较薄,隐隐露出黄灰色胎体。卧足内无釉。

钧窑天蓝釉盘

北宋,高4.3cm,口径18.4cm,足径6cm。

盘敞口,浅弧腹,圈足。里、外施天蓝色釉,外壁施釉不匀,有流釉现象。口沿处釉层较薄,隐隐映出灰色胎体。圈足内无釉。

钧窑天蓝釉折沿盘

北宋,高2.5cm,口径17.7cm,足径10.4cm。

盘折沿,浅弧腹,圈足。里、外施天蓝色釉,口沿处釉层较薄,映出酱黄色胎体。圈足内无釉。外底留有三个支烧钉痕。

钧窑天蓝釉菱花口折沿盘

北宋,高3cm,口径19cm,足径6.5cm。

盘折沿,六瓣菱花口,浅弧腹,圈足。里外施天蓝色釉,外壁施釉不匀,有流釉现象。口沿处釉层较薄,隐隐映出灰色胎体。圈足底部无釉。

钧窑天蓝釉海棠式盘

北宋,高2.6cm,口横23.7cm,口纵12.2cm,底横18cm,底纵7.5cm

盘呈四瓣海棠式。折沿,浅弧腹,平底。里、外施天蓝色釉,外壁施釉不匀,有流釉现象。口沿处釉层较薄,隐隐映出灰色胎体。外底留有三个支烧钉痕。

钧窑天蓝釉盏托

北宋,高5.6cm,口径5.9cm,底径4cm

盏与托连烧,圆口,中部出托沿,圈足中空。通体施天蓝色釉。

钧窑天蓝釉盏托(俯视图)

钧窑天蓝釉碗

北宋,高7.9cm,口径18.9cm,足径5.7cm

碗敛口,深弧壁,圈足。通体及圈足内均施天蓝色釉,足底无釉。

钧窑天蓝釉碗(碗底图)

钧窑天蓝釉碟

北宋,高2.1cm,口径10.3cm,足径4.7cm。

碟平口外翻,浅弧壁,圈足。通体釉色呈天蓝色,是钧窑最具代表性的标准釉色。圈足底部无釉。

钧窑天蓝釉墩式碗

北宋,高5.9cm,口径10.7cm,足径5.1cm。

碗呈墩式。敞口,直壁,近足处内收,圈足。通体施天蓝色釉,圈足底部无釉,以备使用垫饼垫烧。釉层乳浊,恰似蔚蓝天空之色,故曰“天蓝”釉。口沿处一周略呈淡黄色,为还原气氛烧成所致。

钧窑天蓝釉墩式碗(俯视图)

窑月白釉瓶

高28cm,口径4.8cm,足径7cm。

瓶唇口,口沿微撇,长颈,颈部上宽下窄如喇叭形,圆腹下垂,圈足。通体施月白釉,口沿处釉薄微显胎色,足边呈酱色。

钧窑天蓝釉碗

北宋—金,高8.2cm,口径19cm,足径5.7cm。

碗敛口,深弧壁,圈足。通体及圈足内均施天蓝色釉,足底无釉。

钧窑天蓝釉碗(俯视图)

钧窑月白釉单柄洗

高7.3cm,口径20cm,底径6.7cm。

洗长圆形,口沿的局部为伸出的花瓣形折沿,沿下有一环形柄,通体施天蓝釉,釉质凝厚滋润。

 

钧窑月白釉单柄洗(碗底图)

钧窑月白釉梅瓶

陈光明谈唐代钧瓷净瓶

“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片。”这句俗话流传久远,是关于宋代钧窑瓷器的传说——在宋代,要是能拥有一件完整的钧窑瓷器,那就算得上人生的一大幸事了,可见宋代钧窑瓷器的稀有和难得。作为一个瓷器收藏爱好者,经过多年搜寻,如果能够得到一件完整的宋代钧窑瓷

北宋,高29cm,口径4.8cm,足径7.5cm。

瓶唇口,短颈,溜肩,弧腹,腹下渐敛,圈足。通体施月白色釉,近足处无釉。梅瓶为盛酒用具。陶瓷梅瓶始见于唐代,宋代以后开始流行。此件梅瓶形态饱满,釉厚而润泽,堪称宋代钧窑瓷器中的精品。

钧窑天蓝釉缸

北宋—金,高14.6cm,口径17.9cm,底径7.9cm。 缸敛口,鼓腹,圈足。通体施天蓝色釉,口沿、足边呈酱色。

钧窑天蓝釉三足筒式炉

北宋—金,高20cm,口径26cm,底径14.5cm。

炉直口,深腹折底,宽圈足。折底处有三处露胎痕,呈长条状,原为三足,后磨去。里、外通体施天蓝色釉,釉面有“蚯蚓走泥纹”现象。口沿、足边处呈酱色。 

钧窑天蓝釉三足筒式炉(炉底特写)

钧窑天蓝釉三足炉

北宋—金,高7.2cm,口径7.9cm,足距5cm。

炉圆口,折沿,直颈,鼓腹,底下承以三足。施天蓝色釉,里施半釉,外壁满釉。口部边缘釉薄处呈酱黄色。

钧窑天蓝釉三足炉

北宋—金,高4.9cm,口径6.1cm,足距3.5cm。

炉唇口出沿,短颈,鼓腹,腹下渐收,底下承以三足。附后配铜盖。通体施天蓝色釉,足上施酱釉。

钧窑天蓝釉玉壶春瓶

北宋—金,高16.7cm,口径4.8cm,足径4.7cm。瓶撇口,细长颈,溜肩,垂腹,圈足,足心内凹。通体施天蓝色釉,近底处垂釉明显。圈足内素胎无釉。

钧窑天蓝釉鸡心盖罐

金,通高9cm,口径6.2cm,足径4.8cm。

罐敛口、鼓腹,圈足。状如鸡心,故名“鸡心罐”。附平顶圆盖,盖顶置圆钮。外施天蓝色釉,边缘釉薄处呈酱黄色。

钧窑天蓝釉葫芦瓶

金—元,高25.5cm,口径5.2cm,足径10.9cm。

瓶呈葫芦形,上小下大,束腰,圈足。造型敦厚丰满,制作精致。从传世钧窑瓷器来看,葫芦瓶较为少见。通体施天蓝色釉,釉层肥厚,釉面匀净,釉色光亮莹润。

钧窑天蓝釉盘

元—明初,高3.2cm,口径13.1cm,底径7.1cm。盘敞口,浅弧腹,圈足。里、外施天蓝色釉,外壁施釉不匀,有流釉现象。口沿处釉层较薄,隐隐映出灰色胎体。圈足内无釉。

钧窑天蓝釉盘(盘底图)

钧窑天蓝釉罐

元—明初,高19cm,口径14cm,足径12cm。

罐唇口,短颈,圆腹,腹下渐敛,圈足。通体施天蓝色釉,近足处无釉。

钧窑月白釉塑贴莲荷纹双耳三足炉

元,通高24cm,口径14.5cm,足距10cm。

炉平口,深腹,内凹式圈足,底下承以三足。口沿上对称置冲耳。里、外施月白色釉,外底有垂釉痕。圈足无釉,铁褐色胎,胎质细腻坚致。外壁及耳面塑贴折枝花卉纹装饰。

钧窑月白釉塑贴莲荷纹双耳三足炉(炉底)

钧窑月白釉塑贴莲荷纹双耳三足炉(侧面)

钧窑里天蓝外玫瑰紫釉折腰盘

北宋,高3.6cm,口径17.6cm,足径6.4cm。

盘撇口,浅弧腹,折腰,圈足。里施天蓝色釉,口沿及器外施玫瑰紫色釉,釉面有“蚯蚓走泥纹”。

钧窑天蓝釉紫红斑碗

北宋—金,高4.1cm,口径8.3cm,足径2.9cm。碗敛口,深弧腹,圈足。胎呈褐色,质地坚致。里、外施天蓝色釉,上有紫红斑,匀净光润。口沿呈浅黄色,圈足涂褐色釉。

钧窑天蓝釉紫红斑碗(平视图)

钧窑玫瑰紫釉菱花式三足花盆托

北宋,高7.8cm,口径24cm,足距13.5cm。

花盆托以凹、凸线构成六瓣菱花形。敞口,折沿,弧形腹壁,下承以三个云头形足。外施玫瑰紫色釉,里施天蓝色釉,外底涂抹酱色釉,刻数目字“二”。盆托内部釉面有明显的“蚯蚓走泥纹”,为钧窑独有的特点。三个云头形足与器形搭配谐调,加之所施绚丽的玫瑰紫色釉,愈显器物的精美。

注:本文部分图文来源于收藏马未都,如侵犯您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做出处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道文旅很荣幸和您分享这篇文章!不落地,不创意,如果您有好的素材案例,也欢迎下方留言分享!

本文源自头条号:工匠之美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村民用钧瓷片盛食喂鸡,当地百姓在雨后的田间坡岭常拾到钧瓷残器

村民用钧瓷片盛食喂鸡,当地百姓在雨后的田间坡岭常拾到钧瓷残器。(王建安 摄影) 河南省鹤壁市博物馆内模拟的鹤壁窑瓷器生产场景。钧瓷始于唐盛于宋,中国传统陶瓷烧制工艺的稀世珍品,为中国著名的五大名瓷之一,是中国历史上的名窑奇珍,距今已有一千三百

作者:钧瓷老六
钧瓷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