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瓷鉴赏,用这九个字就够了
微信号:qinglan337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钧瓷乃瓷中之王,以独特的窑变艺术而著称于世,一件精美的钧瓷能给人以美的享受,钧瓷的鉴赏在历史长河里逐步演变出了一套“九字真经”。 这九字真经分别为:润、活、纯、变、厚、正、纹、境、浑。 【润】指釉质有玉的温润感,光泽柔和,不同于一般瓷釉发亮的
钧窑是我国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与汝、官、哥、定诸窑并驾齐驱。钧瓷造型端庄,窑变美妙,色彩艳丽,五彩缤纷,又为诸窑之冠。
钧窑创烧于唐,兴盛于宋,复烧于金元,延至明清仍继续仿制,历经千年而盛烧不衰,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钧窑系。 迄今为止,在禹州境内已发现北宋钧窑遗址多达 40 处,尤以神垕镇大刘山下最为集中。禹州现存最早的《钧州志》中说: “ 瓷窑在州西大刘山下 ” 。在禹州市神垕镇下白峪村和苌庄乡等地,先后出土黑、褐釉高温窑变花瓷,被陶瓷学家称为 “ 唐钧 ” ,它是宋代钧瓷的先声。宋 “ 靖康之变 ” ( 1126 年)后,宋室南迁,官钧窑停烧,钧瓷一时受挫。到金、元时代,钧瓷有了新的发展,各地争相仿制,风靡一时,钧窑播火全国。元末明初,因战乱和灾荒,钧窑生产渐衰。明、清时期,制瓷中心南移,北方诸名窑衰退,钧窑也基本停烧。清朝晚期,钧瓷复苏。到光绪三十年( 1904 年),神垕镇烧制钧瓷者已有 10 余家。民国年间,因战乱、灾荒频繁,钧瓷生产举步维艰。至民国三十一年( 1942 年)后,因大旱和政局混乱,艺人外流,钧瓷生产趋于停产状态。
钧瓷的釉色窑变艺术效果不是人为的,而是在窑内炉火的高温下自然形成的。钧瓷入窑的时候,是没有任何色彩的,是一体素净。那七彩辉映、让人心旌动摇的绚丽色彩和自然逼真的画面都是在烧制过程中在窑内形成的,这就是窑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入窑一色,出窑万彩”。
关于钧瓷的鉴定知识
注:以下文字转载于网络,不代表本人观点,仅做留档研究 支钉垫烧,唐五代极流行,可以节省空间,也可以避免底足粘沙不美观;宋代汝窑将其发展到极致,那芝麻状小支钉3、5、7数的呈现在汝窑瓷器底足下面,非常精美;钧窑也不例外,高档的瓷器比如盘、鼓钉洗等
上设双耳,炉身圆润,底呈三足,器型典雅。器壁略施窑变釉,釉色由月白至蓝再至紫红,红紫交融,蓝白相掩,纵横变化,无有穷尽,给人一种变幻莫测、扑朔迷离之感,自然唯美。此器釉色之美可谓窑变中上乘之作。口沿、转折等棱角之处至腹部釉面逐渐流淌,因此造成釉色由浅及深的渐变,釉色如雨淋墙般变幻。
温馨说明:文章源自网络 版权属原作者我们敬重和感谢原创作者,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
本文源自头条号:雕刻文玩张小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钧瓷顶尖收藏家的鉴赏瓷器技巧,一招学会,终身成行家
说起瓷器鉴赏,一直困扰着很多刚入行的瓷器爱好者,个人虽喜欢,却不知如何下眼,如何欣赏。 郑州市一田古陶瓷博物馆钧瓷藏品 说起瓷器鉴赏,我们把鉴赏掰开了回答,比较好解释。 鉴赏,鉴赏,首先我们先谈鉴,也就是大家熟知鉴定的意思。而鉴定的目的多是为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junciba.com/?id=147
- 转载请注明: 钧瓷老六 于 钧瓷吧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