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钧瓷 > 宋钧瓷和元钧瓷的特征
2020
03-29

宋钧瓷和元钧瓷的特征

“钧瓷一片 黄金万两”曾经我不信,看了这篇文章,我信了!

微信号:qinglan0756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钧瓷以“入窑一色,出窑万彩”著称于世,位居中国五大名窑之首,你或许听过无数关于她的美丽传说,但你一定没有见过在高清摄像机镜头下,钧瓷将绽放出怎样迷人的窑变魅力! 01 钧瓷以其“入窑一色,出窑万彩”而著称于世,看惯了瓶瓶罐罐,您是否真正发现了钧

钧瓷,举世闻名。其窑址位于今河南省禹县境内。钧瓷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它是一种乳浊釉,烧成的釉色青中带红,灿若蓝天飘舞红霞,故而吸引了古今外无数瓷迷。本文将介绍民窑钧瓷演变与鉴别。

一、宋代民窑钧瓷的主要特征

1、胎色:由瓷片的截断面观察,宋民钧胎色呈土灰色,深一些的泛黑,浅一些的泛白,胎土精细,烧结度好,极少沙眼孔隙,胎与釉之间都施有一层极薄的白色化妆土,修胎薄且匀整。

2、釉色:宋民钧釉色以天青、月白为主调,稍浅的青灰,稍深的青蓝,施釉较厚,一般约在0.1厘米左右。釉面匀净,抚之柔润光滑。高倍放大镜下可见釉气泡密集,表面的大,深层的小。因窑变生成的紫红斑不规则,色釉浓淡不一,就连同一块斑上亦多有变化,浓者如紫蓝,淡者似桃红。青红二色融合自然,沉入釉,因此看上去较为含蓄,红斑上象罩有一层薄雾,在大部分青蓝釉色或月白釉色的映衬下,格外迷人。

3、圈足:以碗为例,圈足切削方式为足内侧稍向外斜削,外侧竖直削,足根平切,切后宽度约在0.5厘米左右,圈足施酱色护胎釉,足底施釉与器身釉一致,圈足较浅而大的盘或洗,其足底釉上都留有黄豆大小的支钉痕。

4、碗口沿修胎较薄,有尖刃感,故口沿或有楞角的部位因釉水垂流而呈灰白色或灰黄色,边圈再往下渐变成天青色,至足肩处积釉较厚。

二、元代民窑钧瓷的主要特征

鉴赏和收藏一件钧瓷,要考量哪些内容?

钧瓷不是纯人为艺术,除了造型,它没有前期的设计和创作,作品最终的效果如何,全凭窑变的偶然性,可能价值连城,也可能一文不值。其它各种艺术品的产生都需要艺术家的创作,需要前期的文化铺垫,遵循大师们的精心设计而产生出各式各样的艺术品。而钧瓷是火的

1、胎色:元民钧瓷胎色由断面观察多呈深灰色,甚者呈黑灰色。河南禹县钧台一带的窑口温度高烧制的钧瓷胎,基本上是深灰色或灰色,而山西、河北、河南北部林县鹤壁等窑口烧制的钧瓷胎多是灰白或灰黄色,胎土稍粗,烧结后多有空隙,胎与釉之间施有白色化装土。

2、釉色:以天青或月白为主,其他青泛白、泛蓝、泛黑、泛紫、泛红的亦有所见。施釉稍薄,一般在0.07厘米左右。釉面桔皮纹明显。肉眼可见釉内气泡大而疏以及釉水流动痕迹。有的几成油滴或兔毫纹。窑变釉红斑较为飘浮,颜色鲜艳,红色与青色几乎不相融合,看上去较机械呆板,似人工贴画而成。

3、碗类器圈足较宽厚,内外皆不施釉,切削方式为内侧向外斜削,外侧竖直削,足根平切后里高外低,挖足后足心留有一明显乳突痕,乳突周围可见疏密不一的旋纹。圈足截面呈八字状。

4、碗类器口沿较厚,成圆状而光滑,因垂釉而呈浅灰、褐灰或褐黄色宽带边。修胎 草率,胎青厚重。施釉不到底,近圈足处露胎,露胎处以上有较厚的积釉痕,多一侧更为显著。

三、民窑宋钧与元钧的区别

1、宋民钧胎色大多呈灰色,胎土细,胎骨薄,修坯规整。元民钧大多呈深灰色,胎土粗,胎骨厚,修坯草率;

2、宋钧釉水厚,施釉到底,釉面细润光滑;元钧釉水稍薄,施釉不到底,釉面桔皮纹显著;

3、宋钧大部分圈足底心平坦且施釉,足墙施有酱褐色护胎釉,元钧圈足底心有乳突痕,且不施釉;

4、宋钧窑变红斑动感强,青蓝釉与红釉能彼此相融。以紫红色居多,且含蓄深沉。元钧窑变红较呆板,色调单一,多艳丽飘浮

本文源自头条号:唐龙陶瓷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大开眼界!来这看看钧瓷可以美到什么程度?

瓷器自东汉原始青瓷问世以来,常以单一苍翠的青绿色釉作装饰。而宋人则在一种蓝色乳浊光釉中加入红铜配方,再通过控制炉温与炉内气氛让釉色自然窑变,形成一种变化莫测的釉色,开创了陶瓷史上一个新的境界。这就是钧瓷。 钧瓷讲究釉色美,因此釉色便决定了它

作者:钧瓷老六
钧瓷老六